在这个城市话加速发展的时代中,保留农村特有的习俗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很幸运,家乡依然是有很多有意思的习俗保留了下来,我想分享给大家,也让大家回忆一下曾经我们年少的时光。
每年农历一到腊月每家每户都开始准备张罗杀年猪了,每每这个时间,我的空间就会被有意思的段子刷屏发广告:无论你是公司白领还是干部领导,无论你在北京上海还是广东深圳,郑重通知,你家要杀猪了,你妈妈喊你回家扶猪大肠,快回家吧...等等。虽然这只是个段子,但是每年看到都会觉得心里暖暖的,因为年就快到了,孩子们期待着远方父母的回归,老人期待着儿女的到来,阖家团圆,欢聚一堂,这是多少家庭憧憬的美好向往呢。而杀年猪仅仅是年的前奏部分。
中国人很看重年三十儿,这一天一家人要吃团圆饭,意表一年来要团团圆圆,晚上睡觉前要洗个澡,意思要洗去一年来的污秽,迎接新的一年,父母要给孩子发压岁钱,岁岁平安,这些都是大家的年俗。老爸老妈每年都看春晚到12点钟声敲响之后才入睡,新的一年喜气洋洋。我不知道城里是怎么过年的,但我很喜欢我家乡的一些特别过年方式,带大家看看呗。
农俗浅谈这是高架秋千,大概十米高,可以一个人玩儿,也可以俩个人一起,脚要一一交叉,这样站着稳一些。傈僳族的汉子们喜欢一个人荡,因为一个人荡起来又快又稳又高又安全,不至于太重。而女孩子更喜欢俩个人一起去玩儿,因为她们的力气偏小,平衡感也偏差一些。此外还有父亲带儿子,母亲带女儿这样的家庭组合,而我们最爱看的是勇敢的傈僳族汉子一个人的表演,有些技巧很难做出来,但很有美感。
重头戏还是傈僳族人特有的笛脚舞,就是一个资深者用笛子吹特有节奏的曲子,男女老少围着他跳舞,舞步伴随着音乐的快慢轻重随时变换,每年会举办的笛脚舞比赛,大家很热衷也有很多人盛装出席,这是我们傈僳族人特别的过年方式之一,年味很浓,也很开心。只是,几乎不超过大年初三,大部分年轻人都已经出去务工了,我了解了一下,因为年后不好找工作。那天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哀声哭泣,那个场景我很难忘,是父母骑在摩托车上,母亲在跟女孩和奶奶道别的情景,孩子在哭,奶奶佝偻着身躯也是万分不舍,但是生活的逼迫让这对夫妇无法留在家里,这个小女孩也许会在多年后明白父母的转身离去不是心肠钢硬,实在是生活所迫。我很伤感,但却无力改变这样的农村现状,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让我们不再分别,我们也不再做一个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吧。
农俗浅谈 农俗浅谈 农俗浅谈 农俗浅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