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两天在学造物意识的课程,失去了想要讲道理、说逻辑、谈认知的欲望。
因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目前在说在讲在谈的内容,在更大的认知面前,渺小得不值一提。
我知道自己一直想探索到究竟的东西,可观察几年来的积累,感觉几乎全在肤浅的表面打转。
乃至我现在对自己的本心感到迷惑,究竟是差在哪里,让我自以为的愿,与实际的行 不相匹配。
但能看到的是,一直在思考人生梦想、目标、使命,想法很多,依旧还没有想到让自己有坚定不移感的那件事。
02
今天学到的很有触动的一点是:要积蓄能量。
如果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成的话,足够的能量,才能匹配去做相应强度的事情。
外境,最终是对应自己内在能量、意识状态,而被显化出来的。
它的好坏,是因为,这个人里面就是这个样子的。
03
还遇到一个思考:
原来一直让我有拧巴费力感的人事,在最开始,我就忽略了对方最底层核心的诉求、意图或渴望。
依旧是全能自恋问题。
因为只能看到自己的想法和渴望,还想当然的认为别人也应该一样,也一样觉得这想法多好正常多美妙。
从而无法看到对方真实的状态,在我之外的人,真的可以与我不一样!
不一样的习惯、认知、人生经验、三观……
所以有些人事、有些合作最终会分道扬镳,因为最开始只是被肤浅的表面利益吸引,但人与事,最终还是依内核运转,如果核心是不匹配的,外在早晚会磨损,直到不得不停下来,重新审视内在核心的匹配问题。
这需要大家有洞察世事核心本质的能力。
解决办法也一样:在“核心利益”上,探讨和寻找重叠的部分,构建合作共赢的运营模式,让参与合作的双方或多方,都能在共事的过程中,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好处”。
这样才会长久。
并共同发展,持续迭代。
今天是日更第17天/36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