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浅谈林黛玉

浅谈林黛玉

作者: 隔壁的花姐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08:41 被阅读0次

        《红楼梦》读过几遍,小时候读最喜欢薛宝钗,她善解人意,温柔大方。最不喜欢林黛玉,她尖酸刻薄,敏感多疑。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读的次数越多,对黛玉的喜爱也越多。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美丽,清冷,柔弱,这是黛玉给大家的最初印象,连王熙凤见了也连连赞叹“天下竟有这样标志的人物,今儿我可算见了”。

        描写黛玉的外貌,作者也就这些笔墨了,越往后面去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黛玉的才情。大观园里没有一个人有她写的诗多,也没有一个人比她写的出彩。读过几次红楼梦,除了记住了薛宝钗“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脑海中留下的诗,就只剩下黛玉的诗了。因为她就是诗人,写诗就是她表达自己的唯一方式。“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这是她对自己未来悲观的预测;“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表达的是她这时的心境;“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表明了她的气节。

        自古多才的人性格大多孤傲,在大观园这个小社会里,林黛玉应该算是那一种人吧。没有兄弟姐妹,体弱多病,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造就了黛玉清冷的性格。寄人篱下,无父母依靠,她谨小慎微,步步小心,自尊心强的她生怕被别人耻笑了去。

        黛玉是自卑的,越是自卑的人越敏感脆弱,周瑞家的帮薛姨妈送宫花,送到最后一个才给黛玉,黛玉讽刺道“就是挑剩下的也不给我”,让周瑞家的很是难堪,起初看到这里我眉头一皱,别人收到花就只是道谢,不会问是不是大家都有还是单给我的,只有黛玉会这么问,偏偏又是她最后送。后来渐渐明白,她的敏感是有道理,讽刺更让人拍手称快。大观园永远里不缺势力的人,他们看谁好久巴结谁,周瑞家的也是其中一个,她送花的顺序就是这些人在她心中的排名顺序。王熙凤权利最大,所以第一个送,送的最多。林黛玉虽然有贾母疼,毕竟是外来客,而且家世背景跟其他人比不得。

        所以别人都做出来了,为什么还不能让人反击。若是黛玉稍有一点圆滑,她也不会提,但是她偏偏就是这种心理容不得刺的人。这一点,在黛玉跟宝玉同时探望宝钗的时候表现的尤为突出。黛玉去看宝钗,看到宝玉也在,脱口而出“早知你来我就不来了”,原因大家心知肚明。后来薛姨妈劝宝玉不要喝冷酒,宝玉不听,宝钗劝,宝玉却听了。黛玉马上就抓到机会讽刺,借小丫鬟送手炉,讽刺宝玉不听别人的话,倒是很听宝钗的话。这一段十分有趣,作者用特别的手笔很生动又隐晦表现出黛玉小女生的一面。

        有人说黛玉不懂人情世故,情商低,我却认为她真性情,对于不喜欢的敢于直言,对于喜欢的真心投入。在教香菱学诗中体现的较为突出。香菱只是一个仆人,要学诗,她尽心尽力,对这个徒弟倾囊教授。对待下人,她比较真诚,从她紫鹃为她的婚姻大事做打算,到死后紫鹃还敢质问宝玉可以看出这个后来的丫头对黛玉的真心。

        “一朝春景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残花,宝玉结婚当日,黛玉焚诗断情,终于撒手人寰,每每看到此处泪流不止。可怜这个姑娘,自幼丧母,后来父亲也离她而去,疼她的外祖母,在孙子的未来与她的幸福之间毫不犹豫放弃了她,她终究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以及爱人。真是应了“流尽这一生的泪,清了他的灌溉之恩”,泪已尽,魂便断。

        后来我渐渐明白,宝黛不可能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结局,红楼梦本就是悲剧,黛玉本就应该“质本洁来还洁去”,我们谁也无法想象黛玉嫁做人妇之后的情景。读过红楼梦的都知道曹雪芹最喜欢的就是姑娘,最讨厌的就是婆子。结过婚的女人的灵秀就会慢慢变得浑浊。所以曹老最爱的还是黛玉。她生来是孤傲,死去依然高洁。

        “怨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一生渴望自由的黛玉终于解脱,如果能够去到大观园,我想紧紧握住她的手,给她再多一点温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林黛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hn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