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国庆节举国欢庆,这天也是老二的生日。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我辞职在家已经9年多时间,马上就要十年了。刚好赶上爸爸和朋友们踢足球赛,还给拉了一条横幅。
一、抉择时刻~新的开始
时间倒回到10年前,那时我正在银行上班,收入和前景都不错,老公也在附近工作,婆婆帮我带姐姐。我们两下班回家,就会带姐姐去附近的公园散步,或者逛街,日子过得安舒自在。不久就搬进了装修好了的房子,小家简单、温馨,一切似乎都非常好。
直到意外怀了老二,我们陷入两难境地。当然,因为信仰的缘故,我们没有考虑过堕胎,可同时也面临着向家人解释为何要辞职、如何保护这个孩子等等问题。
当时二胎政策还没有开放,我还记得弟媳因为怀孕,被计生办多次追踪、谈话,要求引产。所以,即使是对我爸爸,最开始我也隐瞒了怀孕的事情,跟他解释说我们要带姐姐去做康复训练(姐姐的这一段在我写的另一篇文章里)。我之前的同事们,直至老二一周岁的时候才知道我当时是因为怀二胎辞职(保密工作做得不错)
我爸爸非常不理解,他花了很大的代价才让我有一份在银行的工作,在他的观念里我可以请人帮我带孩子,但是一定不能没有工作(他也是出于对我的保护以及对当代婚姻的不信任)直至后来跟他坦言了怀孕的事儿,他才释怀。
在咨询了一对朋友和我们信任的牧师之后,我们决定为了保护这个孩子,放下一切,举家搬迁到一个没有熟人的地方租房住,我的全职妈妈之路也就开始了。
二、焦虑、无价值感~貌合神离
做出这个决定带来祝福就是,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开始带着姐姐在一家机构做康复训练,直到快到预产期的时候。虽然路程有些远,每天来回的车程有2个小时,但是因为怀着期待,虽然有时心里疲惫也充满盼望。
康复医院里,也看到很多特殊的孩子,他们大多数情况都比姐姐严重,有的不能走路,要爷爷奶奶背着抱着;有的身体畸形有些严重;状况轻一点的就是能走能跑,认知能力低一些。
这一跑就是5年多,期间也经常带着老二一起去,再后来怀了老三(三胎还没开放),除了预产期的前一个月以及弟弟们刚出生的头几个月,康复训练我们一直在坚持着。
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常常利用下课的时间,自己教姐姐上下5层楼梯,在半层处放好奖励的小零食,一边喊着加油、继续,或边用手指着她要踩的地方,或蹲在她的身后教她抬脚交叉上下…
对我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姐姐不是很配合康复,每次我强忍着内心的焦虑,在一旁给她加油打气,有时忍不住大声责备。现在想想,我的焦虑其实来源于我自己不切实际的盼望,希望借着训练,使她跟其他正常小孩一样,希望我的付出有明显的效果,就像上了一个月的班,月底拿到工资一样,我用康复的效果来衡量我付出所带来的价值。
一个特殊孩子加上两个年龄相差不大的弟弟,可想而知要消耗我多少精力和注意力。再加上半夜经常起夜喂奶(孩子们基本都是一岁多才断母乳),大孩子们半夜叫我,几乎没睡过整觉,常常是一晚上三个房间轮流睡(那时候还没有学极简养育,白遭了好多罪)。我每天都疲惫不堪,可想而知,跟老公的沟通自然很少,聊天的时候也是抱怨、疲倦,而他也面临着创业、养家糊口的压力。有句话说:“宁可住在旷野,不与争吵使气的妇人同住。”我虽然很少吵,但是常常生气(有时还是生闷气)
就这样,我们的家庭貌合神离,各自忙碌,很少没有敞开、深入的沟通,挫败、灰心、压力各种现实几乎压垮了我们,我想要逃离。
现在想想,陷入困境的原因在于:
1、没有共同的家庭养育目标(凭感觉来)
2、没有家庭分工协作(妈妈承担了大部分的养育压力)
3、家庭资源分配不均。妈妈的时间、精力大部分都给了孩子,夫妻沟通的时间很少。(现在想起来,太傻了,两个人多沟通可以少走好多弯路,而不是被孩子的“需要”牵着走)
4、不了解儿童发展规律(比如婴儿期按“需”喂养,有时候这个“需”可能是我的误解,一哭就给喂奶;没有经过睡眠训练,孩子一找我就过去哄、陪睡,实际上可能处于深浅睡眠交替期)
三、“危机”带来“转机”~夫妻合力养育
几乎每次的成长都跟我们学习有关,我分享几个给我们婚姻关系、家庭带来的转机:
1、恩爱夫妻营:
2017年,我们夫妻第一次放下三个孩子参加了三天两晚的夫妻营(那时候好没有四妹)。婚后的第一年我们常常手拉手散步、约会,自从有了孩子之后,就没有过这样的单独相处了。我们很珍惜两个人一起的时光!在学习中,我们了解两个人不同的原生家庭背景,学习沟通、如何用对方爱的语言来给“爱情银行”存款,也有很多实操。
有很多次我都感动落泪,哭得像个小孩儿,那一次我们重新认识和了解了对方,两颗心靠得更紧了。我们不再把想法隐藏,表面不说,心里苦毒,而是积极、敞开沟通;我不会心里抱怨他不了解我的需要,而是主动告诉他我需要他为我做什么;我不会多多的去抱怨,而是用心看见他的优点,尊荣、鼓励他。
在结婚十二周年纪念日的时候,我发了个圈,记录了我们婚姻的转机和成长:
婚姻的精髓就是:如果你强调爱的行动多于感觉,就会促进和巩固爱的感觉,这是幸福人生的诀窍,也是美满婚姻的秘诀。提摩太·凯勒在《婚姻的意义》里说:“哪怕只有一个人行动,前景也是光明的。”更何况是我们一起努力?这力量是何等的大,足以胜过任何艰难。
2、极简养育
虽然养育孩子给我带来了很多挑战,也“牺牲”我很多的时间和自由,我从来不后悔。如果时间倒回10年前,我仍然会选择留下我的孩子,回归家庭。
我本是一个在顺境中长大,没经历过太多难处,我吃的大部分苦头都是在婚姻中、养育经历中承受的。也正是养育四个孩子的重担在肩,我变得越来越坚韧、积极好学,开始了人生的“逆生长”。
0-3、3-6岁的极简养育训练营,我在养育孩子上更加有了方向。我学习到了:
·明确养育目标很重要,清楚了目标才能有方向,以终为始,一步步达成;
·什么是真正的爱?爱不是不断的掏空自己,满足孩子的需要,爱是我们和孩子的自我成长、完善,不是一味的付出;
·家庭如何分工协作?资源如何分配?还有六大核心习惯/能力如何培养?每一种能力都可以帮助孩子在幼儿园/小学阶段更从容的适应。我学了2遍,很系统,实操性也很强。
在学习和实践之后,家庭有序了很多,比如孩子们早早的在自己房间睡觉,不用陪睡,我们有了更多的夫妻时间;制定了一周两次的动画片日,当我温柔坚定的执行以后,孩子们不会再讨价还价(后果更严重);制定简单的日程表,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也提高了;睡前会有阅读时间、整理房间的时间;爸爸在餐桌时间分享实事、读绘本故事、户外骑行等,更多的参与……
正是因为这些改变,养育更好轻松高效,我也开始更多享受陪伴过程,我们和孩子往同一个方向努力。
3、阅读丰富人生
自从我参加读书会开始,从读不完一本书,到一个月读完3~4本书。现在不论到哪里,书包里都放一本书,以便空闲的时候可以读。
在阅读中我享受到极大的乐趣。书里蕴藏着千万种生活,每一种都值得细细品味。因此有人说,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我坚持带老二晨读2年多,在我的影响下,老二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常常捧着书就沉浸其中,不愿意出来。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我相信这些书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的思想、灵魂,扩展我生命的境界,也使我越来越心存谦卑、感恩。
人生,如果仅是从出生、成长再到衰老、死亡的过程,吃喝快乐的享受这一切,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但是因着孕育下一代,生命可以更加成熟,将使命和价值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每一天都可以活在更新、活在永恒中。
接下来的十年,会走向哪里?期待你与我一同见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