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4-时间观念带来的拖延症

作者: 锻红品 | 来源:发表于2016-11-27 15:31 被阅读475次

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

每个人对时间的流逝都有独特的感觉,它不可量化,无从比较,这就是“主观时间”。比如产房外焦急等待的五分钟,比看一场漫威电影的两小时还要久。对时间独特的主观感受使你独一无二,它让你摆脱客观的线性时间,在芸芸众生中找到自我感觉。主观时间有一个变体就是“事件时间”,指围绕事件来定位时间感。比如当你想“看完这篇文章再睡觉,“下雨之后才出的门”,都是事件时间。

将主观时间(或事件时间)跟钟表客观时间整合一起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挑战。无缝对接的比如去朋友家聊的再投入,也知道自己什么时间该告别;报考一个高难度的考试,即使感受不到逼近压力,还是按时开始准备。而拖延者的时间概念往往与钟表时间存在很大差异,常常突然发现时间不够而晕头转向。

每个人的主观时间都是千差万别的,比如有的人说十分钟到,起码半小时;有的人说几分钟,可能已经在楼下。有很多因素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受,比如“时钟基因”可能决定我们是早起鸟儿还是夜猫子,情绪、注意力、预期和背景等因素也会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知。

当一个目标设定在遥远的将来,比如为孩子储蓄教育基金,它会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从而显得不那么重要;而时间较近的目标,比如换部新的IPHONE7则更加清晰紧迫。虽然换手机没有为孩子存款重要,人们还是倾向于即时的事情,而不是未来重要的事情,这就是“未来折扣”。当然,时间价值观上的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冲突和误解,比如有些文化非常注重守时和及时行动,而在另一些文化中,迟到并不会被认为不礼貌,对守时并不十分讲究。

坚持遵行主观时间,会让你与周围的人冲突不断,也造成了你的拖延。试着理解他人时间概念上的不同,达成某种妥协,而不是万事皆按自己的时间表,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协作,减少拖延。

时间感的演化

1. 婴儿时间

对婴儿来说,时间意味着感受需求到满足需求的间隔,需求必须马上得到满足,“我饿了”可不管钟表是几点。成人同样可能以婴儿时间来反应恐惧和焦虑,比如受挫后去酒吧宿醉,你根本不会去想第二天的工作,就像半夜肚子饿的婴儿不能等到第二天吃早饭。

2. 幼儿时间

孩子稍长大些,父母会不断要求孩子配合,比如“放下手中的玩具”,“玩耍时间到了”。孩子们会逐渐适应父母的时间,同时他们很快就能意识到:拒绝配合,可以展示自己的意志和力量。在幼儿时代,父母的时间观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即便长大后,我们与客观时间的矛盾可能也反映了内心对父母时间的抵制。

3. 儿童时间

大约7岁的时候,孩子们会面临外界更多规则的期待:上学不能迟到,作业要准时上交,父母也会希望孩子在假日腾出时间来学习。有多动症相关问题的孩子,不具备良好的时间感,当外界环境需要他们在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进行切换时,会面临障碍。

4. 少年时间

青春期的孩子们拥有的是敏感的身体和热情的理想,未来是铺在前方的宽阔天地,生命充满无限可能。有些人会面临很多内心冲突,比如必须放弃兴趣专注学习,拖延是不想长大的表达方式。

5. 青年时间

进入青年,时间会变得非常具有现实感,你会深刻地感受到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每一件事情。拖延会影响你的工作、收入和伴侣,当你有了孩子,你将面临诸多时间分配的问题。

6. 中年时间

“三十而立”是一个分水岭,你不再是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所有人都期待你能有所表现再到40岁、50岁,有一天你会发现,曾经觉得无限可能的幻想破灭了,你可能再也没机会晋升到公司高层,创办一家价值过亿的公司或者成为社会尊敬的精英分子你会回顾这些年你做了什么,剩下的时间还能做什么,看清生命的短暂和局限是很难的,难怪人们会有中年危机呢。

7. 老年时间

当我们越来越老,挚爱的人陆续离开人世,时间越来越少,主观时间比客观时间更为重要。

接受生命和时间的有限是很难的,也许你想读一个喜欢学科的研究生,却一直被现实的顾虑和担忧绊住,若干年后你会发现,情况不比当时好到哪去。当你不能在每一件事上都如愿以偿,接受有些自己永远都不会再做的事,放弃一些自己无法达成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坏事。

陷在另一个时间区域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重点,拖延者对时间的感知常常与他们所处的人生阶段不符,比如职场成人像青少年一样对时间流逝毫不在意,他就会跟成人世界格格不入。你20岁的时候想过30岁什么样吗,30岁的时候想过40岁什么样吗?如果没有,你就不会为将来做准备。

1. 时间迷失

我们生活中常有不受时间限制的感觉,它既是正面的,也是负面的当你专注沉浸在某件事中,你会忘记时间的流逝,不管是愉悦的玩耍还是透彻的研究,你会感到舒畅自由、焕然一新但当这种状态延续到平常生活中成为你的生活方式,它会让你分不清有限和无限,从而失去方向感。同样是1000小时,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太多改变,专业研究却可能让你成为行家。

2. 时间断裂

拖延者常常会设想一个跟过去没有关系的自己,你可能会忘记上次通宵达旦绞尽脑汁才熬出的文书,预期这次能够借助灵感的翅膀一挥而就。当过去的你和将来的你分离断裂时,你会丢失自我连续感,时间也不再是连贯的整体。

3. 过去好时光

有时候,我们会沉浸在过去的辉煌难以脱身,这是应对不如意现实的一种缓冲和安慰。每个年龄段都可能刻意回避进入下一阶段。刚从名校毕业的大学生可能对日常工作不屑一顾,讨厌获得晋升的低学历者多年不运动的中年人可能吹嘘年轻时在运动场上的飒爽英姿,却越来越不愿意去做健康体检拖延使你避免立刻面对一些事实:时间在流逝,你正在变老,你能做的事越来越有限。

过去与现在

电影《蝴蝶效应》展示了一个回到过去改变未来的时空穿梭梦,主人公伊万每一次改写过去,都引发了意料之外的结果,导致整个人生改写。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无法穿越时空,但我们过往的经历却活跃在当下如果你的父母事无巨细地操心你的学习和生活,长大后你就可能寻找同样风格的导师、领导和伴侣。如果你有个“明星”的兄弟或姐妹,包揽所有的奖励和赞美,你就可能认为努力没有意义,成功与自己无缘。你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担心和焦虑,与过去的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不管你直面还是逃避,你的过去就是你的过去,它永远属于你,并成为你的一部分。拖延是一个信号,它牵扯着你回头看,你可以学着借鉴过去,收放自如地变换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放下心理包袱,尽可能地充实地生活。

系列《拖延心里学》文可查看我我的个人主页。

相关文章

  • C.4-时间观念带来的拖延症

    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 每个人对时间的流逝都有独特的感觉,它不可量化,无从比较,这就是“主观时间”。比如产房外焦急等待...

  • 怎样改掉拖延症

    拖延症,大部分人的通病。 什么是拖延症? 不到最后一秒绝对不动。拖延症带来的后果很多时候让人误会没有时间观念;给自...

  • 【时间】保证你可以治疗拖延症的方法

    文/像橡树 你有拖延症么? 说到拖延症,如果你没有时间观念,不会时间管理,那么你就肯定有拖延症。那么拖延症到底是一...

  • 拖延症的本质逻辑

    世界最难搞定的病症就是拖延症,许多的家长反馈说自己的孩子有拖延症,懒床、贪玩、看电视玩手机上瘾、没有时间观念...

  • 好书推荐:夫妻档《战胜拖延症》与《WOOP思维心理学》

    《战胜拖延症》 《战胜拖延症》是由加拿大心理学博士皮切尔带来的心理学界对拖延症的最新研究。本书同步于美国的出版时间...

  • 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笔记2

    拖延 1、拖延带来的心里疾病,一般拖延症人都什么的生活状态。 2、拖延症的危害。拖延症原因:a、对成功信心不足;b...

  • 2019.1.16

    拖延症 拖延和拖延症是两种不一样的。拖延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拖延是症明知后果严重还要做的。严重的拖延症会给个体带来非...

  • 【习惯】世界上最大的借口就是拖延

    拖延与拖延症有很大区别 拖延症是自我调节失败 拖延症会对自己带来消极的情绪 拖延的现象是应该的事情没有做,一直做着...

  • 【正面管教】父母成长日记2019-1-1

    最近发现,小家伙的时间观念真的不好,在玩乐高的时候,老师说他的拖延症比较明显,故意在拖延,真正的不知道时间是什么,...

  • 我的时间管理成长记

    我是一个典型的拖延症患者,集中了大部分90后拖延症的症状。没有时间观念上班总是在快迟到与迟到之间徘徊,花钱无节制总...

网友评论

  • 690a4053bc02:可以评判部分人的人生价值
    锻红品:@FANZAO 要加一个“现阶段的”,来修饰人生价值。
  • 落荷:拖延症严重
    锻红品:最近更新系列拖延症文章,后面会讲如何解决:dart:

本文标题:C.4-时间观念带来的拖延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kn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