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恋爱训练营历史
性善还是性恶,这是个问题

性善还是性恶,这是个问题

作者: b48c5388fc45 | 来源:发表于2017-04-07 13:25 被阅读69次

    性善还是性恶,这是个问题。

    读书好疑

    看书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些相反的观点,人性一元化认知的本能让我打破砂锅问到底,经过大量查阅和思考,然后决定选择兼听、偏信、包容、扬弃还是另寻他解,然后消化吸收,纳入自己知识体系。(一元化认知,就是当我们面对诸多选项,总想找到最正确得那个唯一解,这是人性的体现。)

    比如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就是这么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这个疑案两千年悬而未决。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荀子: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说到这里顺便想谈谈,现在很多所谓国学宣传者,谈起国学便是仁义礼智信,除此之外就说全是糟粕。仿佛古代每个人不是圣贤君子,就是在通往圣贤君子的路上。殊不知这些只不过是浩瀚汪洋中的浪花浮蕊,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理论观点层出不穷。且不说诸子百家各有主张,即便是儒家内部亦大有偏差。经典与经典不同,且不说不同时不同流派,即便是同源异名,名字都双声叠韵的《公羊传》和《毂梁传》都会因为理解《春秋》的一字之别,产生巨大差异。人与人之间互有参差,比如孟子说性善,荀子言性恶。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下也会说出相左之观点,比如朱熹曾经夸过岳飞,也赞过秦桧。这让后人争论秦岳孰贤孰奸之时很是抓狂。我们唯以包容之态度,博观约取,方得事实真相。

    书归正传,继续讨论正题。

    孟荀之辨

    假设某一天,孟子和荀子在九泉之下狭路相逢。一番罗永浩和王自如似的寒暄之后,空气中开始弥漫起火药味,两个人决定给这段两千余年的悬案一个了结。
    孟子须发花白,声音自然洪亮,拍了拍荀子的头,用浑厚的邹城话说:小荀啊,咱们都是儒家学子,坚持修齐治平基本路线,高举孔夫子主义伟大旗帜,你怎么能听信歪门邪道,产生如此荒诞之想法?不过年轻人嘛!犯错误是可以理解的,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荀子不卑不亢打断孟子的话:孟夫子,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是永恒的,不会随客观条件而转移,如果你不同意我的观点,请拿事实来反驳。荀某甘愿奉陪!
    孟子一捋胡子哈哈大笑:好呀好呀,老夫一生能言善辩,靠三寸不烂之舌行走天下,从来没输过。既然你想同我辩,那咱们就辩论一番。小熊,你生过孩子吧,你的孩子难道不是一生下来做爱他的父母吗?
    荀子说:“要说家庭教育,晚辈确实有点经验。你说这话诚然不错,但是,当我抱着我儿子的时候,手里拿着一块糖,小孩看了就伸手来抢,如果我不给,并且把糖放自己口里放,他就会伸手抢过去。这不是天生自私的表现吗?难道这也算爱亲?所以人天生自私好色,唯需后天教养方能成才。”

    孟子迟疑了一会,道:“你举的例子也不无道理,先不说他。那你再听我举下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看到一个小孩掉进井里大喊救命,他是不是会潜意识的就想下去救他?这不正说明了人有恻隐之心嘛!”

    荀子字字铿锵的反驳道:“在下认为,这并不能反映人性本善。人看到小孩掉进井里,之所以潜意识的想去救,是因为害怕。人们害怕死亡,也害怕看到别人死亡。正是因为不想看到别人在自己面前死,才会有恻隐之心。所以人性本恶的。”

    孟子眼睛浑圆正要反驳。突然听到一个声音:“且慢”。此时不知从哪里走来一位后生,身着素衣,梳着大辫子,微笑着说。“两位墨迹不听我为你们细细分解。”

    孟子荀子齐声疑道:“你是?”
    那人答道:“在下四川李宗吾是也,久仰两位大名。于性善性恶问题思虑良久,终于恍然大悟。”
    “有何高见,快快请讲!”

    李宗吾呷了一口茶水,幽幽的道:“性善性恶本是一体,二说俱是一偏之见。”此话一出,两人目瞪口呆。

    李继续说“其实孟兄对这个问题也有认识,只不过没有展开讲去。孟子原文‘乍见孺子将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这里明明是怵惕恻隐四字,但下文讨论时为何凭空把怵惕二字丢了?请问孟子,假使我与小孩同时掉井里,此刻心理是什么状态?是恻隐还是怵惕?”他做了一个设问,孟子还没回答,便自顾自的说下去。“很显然,这一场的只有主题,没有侧影。恻隐之心是仁,怵惕之心断不能称之为仁。怵惕是恐惧害怕的意思,是从自己怕死之心生出来的。正如荀子说的,看见小孩掉进井里,怕死之心油然而生。这是怵惕。略一定神,发现将死的是小孩不是自己,从而对濒死之孩产生恻隐之心。这便是化怵惕为恻隐。所以先有怵惕,而后有恻隐。怵惕是利己,恻隐是利人,利人之心是利己之心放大出来的。荀子知道人有利己心,故提倡性恶,说孟子知道,人有利人心,故提倡性善说。也可以说,孟子的观点以恻隐为出发点,荀子的观点以怵惕为出发点。怵惕有没有源头我不知道,但怵惕是恻隐之源。”(李宗吾《社会问题之商榷》)

    孟荀二人失神片刻,立刻起立鼓掌,三人把酒言欢。镜头渐渐拉远。

    上面这一段纯属恶搞的,但是主要观点都来自于三人的著作,有书可据。最近看汪洁的《相对论史话》《天文学史话》里面很多这种风格,所以试了一试。

    我们从上文李宗吾的话可以看出,先有怵惕而有恻隐,怵惕为源,恻隐为流。王阳明《传习录》说:“孟子从源头上说来,荀子从流弊上说来。”这未免颠倒了。

    所以恻隐不过是怵惕的扩大,由恻隐推测出利人,由怵惕推测出利己。所以即便是善事也都是先己再人,推己及人。孟子很多观点都隐含了这个意思。

    孟子的学说,虽不以怵惕为出发点,但怵惕二字,他是看清楚了的。他知道侧隐是从怵惕扩充出来的,因教人再扩而充之,以达于四海,其说未尝不圆满。他的 学说,纯是推己及人,所以他对齐宣王说"王如好货,与民同之","王如好色,与 民同之",又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说"人人亲其亲, 长其长,而天下平"。吾字其字,俱是已字的代名词,孟子的学说,处处顾及己字, 留得有己字的地位,本无何种弊害,惜乎他的书上,少说了一句"侧隐是怵惕扩充出来的"。传至宋儒,就误以为人之天性一发动出来,即是侧隐,以侧隐二字为源 头,抹杀了怵惕二字。元明清儒者,承继其说,所以一部宋元明清学案,总是尽力发挥侧隐二字,把怵惕二字置之不理,不免损伤己字,因而弊病百出。

    怵惕的源头在哪

    李宗吾能看透这个问题已着实不易,但是,他的论述还留了一个尾巴。他看到怵惕是恻隐源头,那怵惕的源头又在哪里?

    怵惕,就是恐惧。依照李宗吾的意思,人的本性非善非恶,而是恐惧,人为什么会恐惧?

    这个问题,还是交给我来回答吧!
    
    下期预告:人性缘何会是恐惧?又为何成为宗教,科技,文学等文明的源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性善还是性恶,这是个问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lh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