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社会的“金”,直面民国的“色”
——读《纸醉金迷》
文/苇眉儿
纸醉金迷四个字,用作张恨水这部写尽民国社会发国难财的声色犬马的社会故事,再是合适不过。
赌场的名堂噱头,投机的尔虞我诈,商行的明里暗里,人情的笑里藏刀,活着的艰辛挣扎……在张恨水的笔下,这些情境场面都栩栩如生,震撼着各位看官的心灵,也警醒着芸芸众生的你我,将绞尽脑汁丧尽天良想发国难财的这群俗世众人,摆放在展览台上,供一众人等观赏,直到榨出每个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谁又不是有着利欲熏心、自私自利的时刻?谁又不是耍聪明、斗心眼活在这个复杂的世上?谁又不是蝇营狗苟、趋炎附势于夹缝中挣扎?谁又不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浮浮沉沉地一生……或许,很多时候,我们或多或少都有着书中众人的丑恶嘴脸,你我并不能保证自己就是圣人一个、正人君子一枚,人性的丑陋抑或最清醒的就是你自己、我自己、他自己。阅读,反省,而后检阅提升,每天进步一点点超越昨天的自己,而已,而已啊。
那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张恨水熟稔地写着这些通货膨胀、黄金储蓄、投机生意以及赌场秘密,整个后方社会的混乱疯狂窥见一斑:世态炎凉,人情薄凉,男女情凉,前景凄凉,人生凉凉。

想来不走正道只一门心思一夜暴富的人,最终下场遭人唾弃,一个人还是走正道踏踏实实生活认认真真干活老老实实做人来得好一些。不然像书中的王佩芝、范宝华、陶伯笙、朱四奶奶、洪五爷等人一样,落了个鸡飞蛋打自掘坟墓的下场。罢罢罢,人活一世,好好地活着吧。
除却官员贪污、全民炒金、通货膨胀、投机倒把这一发国难财的线索,书中还有另一条情感线:年轻貌美的王佩芝也即魏太太和小公务员魏端本以及与范宝华、洪五爷、徐经理等男人之间的情恨纠葛、恩怨交织,在情感的世界里沉沦、堕落,最终走向不归路。书中魏太太的最后一句话是和另外一个不知姓名的男子所说,“昨晚上输了六七十万,你今天要帮我的忙,让我翻本啦”,瞧,一句“让我翻本啦”就道出了赌徒永远把赌注寄托和押盘在“下一次的翻本”上,所以魏太太在赌场上永远没有最后一次,她永远都是寄希望于“下一次”赢得盆满钵满。而能给她掏钱让她一次又一次包包充盈厚实的,是她委身于一个个不同男人后出卖姿色和肉体换来的,这样的交易,赤裸裸的声色犬马令人唾弃。于此,魏太太抛夫弃子是必然的事情,小公务员魏端本实在没有多余的能耐支撑魏太太大手大脚的赌钱嗜好,任是谁虚荣自私好赌成性一辈子都戒不掉的后果就是抛夫弃子卖儿卖女负债累累倾家荡产,而后彻底堕落,走上绝路,彻底完蛋。
在“一切只为金钱,金钱就是一切”的世界里,在“钱权交易”的社会中,在纸醉金迷的民国生活中,这群纸醉金迷的人迷失、挣扎进而堕落、消亡,当时整个民国社会的丑陋与黑暗,人性的迷失与挣扎,一一呈现在这部50多万字的小说中,作者张恨水无情地解读社会的“金”, 尖锐地直面民国的“色”,一部民国好戏此刻正在上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