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报着试一试的心态,申请了"简书创作者",提示3一15个工作日。也没在意,没想到没过3分钟就有信息提示,申请己通过!己是凌晨2点多,惊喜的难以入眠。
申请是通过了,那意味着对自己的要求更高,倍感压力的同时,也想为大家作点什么,以回馈支持、鼓励、帮助过我的广大简友的深情厚意。
我在写作方面没经过什么专业培训,学历初中中专,就用大白话的方式把自己这么多年来断断续续也称写作吧,一点浅溥的心得分享给大家,也许对刚开始学习写作的简友多少有一点帮助,对于写作超过一年的简友读到此处为止。
<一>我为什么写作
首先源于好奇。被眼前一个全新的世界所吸引,比如年青时初到深圳,每天好象都会发现一些新鲜的人和事,发自内心地想把他们记录下来。
其次受惠。比如文章被登载在厂刊、报纸,就会得到加薪、升职、还有稿酬。更重要的是能得到别人的称赞和羡慕的目光,满足一下小小的虚荣心,同时增加你的自信心,收获颇丰,还能易获爱情。当然也能使自己压抑的内心得以释放,从而达到心理的平衡。
最后使命感,价值观。人到中年,很想把人生过往中那些难忘的人,难忘的事借用文字的形式将他们永久地怀念,以此作为报答今生的相遇。同时也想借此让自已微未的人生透出一丝丝的光亮,别辜负了这一生。
<二﹥写作方法
首先自然是热爱读书,摘录,写段意、提炼中心思想,是不是有点象中学生上语文课。别笑,这是你写好文章的必经之路,是基础的基础。最少我是这样作的,并且是长期还要养成习惯。
读书随时随地都可以,也不管他是一本装帧精美的图书,还是随意从地上拣起的一张小纸片,只要有字,你都可以拿起来读。不管你是坐在明窗净几的书房,还是遭杂街市的一隅,只要你闲着。
摘录名言警句、俗语、谒后语、精美的语句、甚至一些精美的名人佳作!凡是自认为喜欢的就可以!就不管它是西方的蒙纳丽莎,还是东方的贵妃出浴。我也曾经剪过报纸。现在只能是回忆。值得一提的是摘录了要经常翻看,有的要背诵记忆。积累词汇量。
写段意,提炼中心思想,这是有条件的,自然是在家里,没人打忧比较清静的环境下完成,随意标在书上就行,能写出读后感更佳。再有一本自已在图书馆千拣万选的心爱读本。我买过现代精选名家散文集,你会认识当代很多优秀作家,印象深的有史铁生、路遥、张洁、铁凝……自然你喜欢他们,也渴望成为象他们一样的人。读者文摘、意林、都是很好的读本,它可以与时代同步,世界共存。写段意、提炼中心是锻炼你谋篇构思的能力,当你有一个主题出现就很自然顺理成章,一口气写完且不用修改的时侯,基本上就不用这么做了。
其次‘学会观察。既然喜欢上了写作这件事,你就得时常怀有一颗童心未泯的好奇心,既使你八十岁了(夸张)。那么观察什么呢?当然不是美女脸上有一颗麻子,假如人家同意的话也是可以的。自然景物,就拿垂柳来讲,何时发芽、何时吐绿,何时满头秀发,静的样子,下雨、刮风、清晨、傍晚时的模样。假如你每天经过一排垂柳河堤,顺便观察河水的静、动态,在阳光下,风雨中,有幸见证它从一棵小树苗到长成遮天蔽日的大树那更好了,一来二去,日孑久了,就会生情,就好象对人有了感情一样,在您的笔下就赋予了她生命和灵魂,因为你比别人对她有了更多的感知并带进了自己的情感。建议您看看史老的《我与地坛》,他在地坛一呆十几年,看看一个破败的园子在他经年累月下是一个什么景象。就象一个经年画马的画家,唯有通过长年不断的观察,画、再观察、画,从画一匹僵硬的马到画成一匹俊马最终变成自己心中的马该有的模样。同样写作是离不开人,就不再赘述,年青时多看看美女,上年纪了多看看伴侣,她才是你一生的挚爱。当她的围巾不够温暖时,帮她换一条,当她的眼角有泪时帮她擦一下,有情义的人生才不可辜负,首先你要用心的发现她。
最后了吧!要学会剪辑和编排,为了表现一个主题,把生活中的片段拼凑起来。我发现刚学习写作的友友一件事能很好的表述,就是缺少了对生活点滴的有机组合。其实象我这水平,阅读量过500我就很满足了,超1000那就算有成就了。就拿巜我下厨》来说吧,很多事不可能凑巧的发生在一天吧,所以你就要学会编故事,把发生在生活中相关体现文章主题的片段拼凑在一起,再通过有机的组合,让他们按时机很好的出场就好了。当然基本的买书学炒菜是真实的,看张光北老师烧鱼就不知道哪一年那一日了,姐夫的恰好造访是我瞎偏的。直到今天我也才真正明白并见证了:"尽信书不如无书″。
文学艺术,只所以称之为艺术,就是高于现实生活,同时也源于生活,这个我在上初中时从一本作文辅导书上看到的。因为现实生活有点平淡,一篇近千字的文章有可能就能写完你一生,所以要学会剪辑,同时要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把所有的一切写成你心中的样子,就好比《在那遥远的地方》,你觉得现实中有吗?但听起来多美,多令人想望,《耶利亚女郎》,这下你明白了吗!
另外文如其人,你读书多了,千百个人物呈现在你面前,但性情归类也就那几类,特别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比如三国中的刘、关、张、赵云、周仓……你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其实依据你对人物的偏爱,他或她在你的身上已经有了他们的影子。你有什么样的性格,抱负都会呈现在你的文章里,文学艺术最终给人们呈现的是作者心中的意境和意念,只不过局限于时代,人的眼界高低、胸襟的宽广程度不同罢了。
见笑了,如里您从中那怕受益一点点,那就是我没白熬这一夜!如果一点点都没有,那就当交作业,自娱自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