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读吴军老师的《见识》一书,颇有些感慨,人的一生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与一个人的见识密切相关。那到底什么是见识呢,见识其实是个一个人将所见变成所识,同时通过提高自己整体认知的能力。很多时侯,成败与否取决于见识的高低,而不是自己简单的努力。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但在我们心中,有时依然有一道围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
有些人说很多成功的人是运气好,我不否认运气的存在,但是没有哪个的运气一生都是好的,而且,运气一般是给有准备的人,比如说突然运气来了,给你中个500万的大奖,你能利用这500万实现你的理想吗,纵观历史,中大奖人的结局往往是悲惨的,由于德不配位,驾驭不了这部分财富,这部分财富会给个人带来灾难。人总是有运气好的时候和运气不好的时候,中国有一句俗话,“老天饿不死瞎家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李白也曾讲,“天
生我材必有用”,道理也差不多。每次我走到死胡同,要寻找出路时就会想到李白的这句诗。人在运气不好的时候,最需要的不是盲目的努力,而是慢下来思考,有耐心地做事情。耐心是成功的第一要素。摆脱坏运气的关键是耐心,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其实,任何经历只要善于利用都是财富,不善于利用都是浪费时间。就如哲学中讲的,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一个盛半杯水的杯子,一个人看这个杯子盛着半杯水,另外一个看这个杯子还有一半是空的,就看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也是也每个的见识有关。投资理财一样,股市中一只股票跌了1/3了,一部分人会认为这个股票太差了,一直跌,另外一部分人认为这是机会,已经跌了1/3了,价值被低估了,股价低于实际价值,是个大机会,只有这样股市才能交易,如果大家都看跌,就没人买了,就没有交易了。因此,对待同一个问题,一个人看到的风险,一个人看到的机会,一部分人挣钱,一部分赔钱,这也与人的见识有关。
经统计发现,活得诸事不顺的人都有三个共同的问题。首先,缺乏见识。没有见识,视野就被局限了。你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和某些人讲道理水远讲不通,这并非是那些人故意要
和你作对,而是他们实在没有见识,大家的认知水平根本不在个平面上。《庄子・外篇・秋水》的“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在见识上不长进的人要少和他们来往,更不要和他们争论,因为道理讲不通,徒费口舌。其次,缺乏爱。我们常说某某人太小家子气,成不了大事。小家子气,其实就是缺乏爱的表现。有些人说,贫穷的人小时候被人瞧不起,于是长大之后没有安全感,对钱特别贪恋。这个解释未必说得通。贪欲其实除了圣人,谁都或多或少有一点。穷人也有不贪的,富人也有极为贪婪的。很多人小时候因为家里穷,父母没有条件太关爱他们,而在学校和社会上又常常遭人冷眼因此缺乏关爱。这就造成了他们不懂得关爱别人、不懂得分享。对于一些人来讲,小时候其实家里不穷,但是没有培养关爱他人的习惯,以至他们长大以后非常小家子气,这在个别独生子女身上特别明显。有一次,一位自身条件很好的女生讲了她的一个困感。她交往过的几个条件很好的男朋友都和她分手了,对方给她的评价是不懂得如何爱别人。开始她以为是对方在分手时恶语相向,也没有在意,但第二次听到同样的话时就有点儿害怕了,于是她试图去爱,但是做不好。后来她想,可能因为自己是独生女,从小就没有把好东西分享给大家的习惯,而周围人对她又都是有求必应。独生子女带来的社会问题并非缺乏劳动力,而是很多人没有了原有社会的家庭生活和亲戚关系。第一代独生子女感爱不到兄弟姐妹的关心,到了第二代连堂表兄妹的关系也消失了,这才是可伯之处。缺乏爱的人难以大气,不大气的人做不大事。很多人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但如果钱只花在自己享受
上,并没有发挥它的最大效能;相反,如果能花在别人身上,入到社会再生产中去,将会获得更高的回报。最后,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缺乏规矩。缺乏规矩会令人踩到别人的脚趾而不自知,其结果是,轻则没有人愿意帮他们,重则大家会和他们作对,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帮助是不行的。当然,这些人也会感觉到别人对他们不友善或者敬而远之,但是常常还不知道原因,于是便对人、对社会产生一种戾气。我们经常会听到“熊孩子”这三个字,熊孩子的特点就是缺乏规矩。小时候缺乏规矩,长大以后就没有守规矩的习惯,那么将来的麻烦就很大。缺乏见识、缺乏爱、缺乏规矩,是比缺钱更可怕的事情。没有钱,有一辈子的机会能够获得,而缺乏这三样东西,后天再获得的难度就非常大了,而它们的缺乏其实和穷没有必然联系。很多人在说,现在社会分层了,我们的孩子没有了机会,其实机会总是有的。贫穷可能会在短期内使物质条件差一点,但是并不影响父母在见识、爱和规矩上培养好孩子。有了这种意识,做到这些事并不难。反之,家里富裕,孩子也不一定就有见识、有爱心、守规矩。因此,对家长和对我们自己来讲,小时候的贫穷不是将来孩子不能成功的理由。
凡成功的人必有过人之处,但是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异可能不是生理上的差距,而是在其他方面,比如认识上、见识上、勇气上或方法上。所以,我们不如多学习他们做事情的方法,这些是我们可以控制的。人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他们的见识,那从个人角度讲如何提高个人的见识呢?
首先,要加强自己阅读的能力,这里的阅读是广义的阅读,不仅指从阅读纸质的书、杂志,因为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广了,不像以前看本书代价挺高的,在古代不仅要有书,还要有环境(凿壁偷光)。现在想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直接去互联网搜索,就会很容易的获得,当然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不能仅靠阅读来获取了,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了,但是阅读是让人扩展见识最容易,成本较低的一种方式,可以快速提高自己在某方面的“见识”。吴军老师也多次提到他也是从《庄子》一书中获得很大收获,庄子是他人生的精神导师。毛主席也多次在诗词里引用庄子名句,入《念奴娇«鸟儿问答》开篇第一句就是“鲲鹏展翅,九万里”,还有他的名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
第二,要与比自己好的人为伍,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实际上就是通过学习身边高人的见识,提高我们的见识。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老家的一些亲戚到北京来看他,他谈到了表哥王季范将他带出闭塞的韶山冲,到了湘乡城,这样他オ知道天下之大,オ做出后来的一番伟业。今天,由于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增加见识要比过去容易得多。但是在我们心中,有时依然给自己围起来一道墙,阻碍了我们的见识。今天,我们提升境界的阻力很多时候在我们自身,而不完全在环境。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东西,是因为他们已经很满足于自身的成就和环境,或者说他们已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然而什么事情都是相对的,庄子在《道遥游》里讲了大和小是相对的,我们自己觉得很大的东西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就显得渺小了。此外,并不是什么东西都是越大越好,过分追求大、追求长远,很可能一事无成。庄子讲,从细小的角度看宏大的东西是不可能全面的,但是,从宏大的角度看细小的东西也不可能真切。大和小虽有不同,却各有各的合宜之处。也就是说如何把握度,让它们相辅相成,那就是艺术了。回顾一下自己做的事情,想想我的烦恼,对照庄子说的话反思一下,很多时候就豁然开朗了。在这里我也向各位读者推荐一下《庄子》这本书,它值得每个中国人好好研读、细细体会。
纵观我们改革开放,也是中国整体见识能力提高的过程,通过不断的“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高我们的眼界和认知,在不断学习外部先进技术及经验的同时,结合自身优势,逐步发展自主可控的产业,实现“学习吸收、齐头并进、最终领跑”的目标。前段时间,山东省市政府领导多次组织去先进地方学习考察,回来感受还是受到很大的冲击,这就是通过实地考察提高了政府人员的整体见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