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六讲

作者: 章海萍 | 来源:发表于2021-03-21 19:01 被阅读0次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他人相处。”

     ——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历经世事的中年人,应该是懂得孤独的,那种与任何人都无法分享无法分担的深入骨髓的感觉,让自己沉默沉静沉沦,让自己也随之成长和成熟。

     我并不认可孤独和寂寞的区别,蒋勋先生非说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是发慌的,孤独是饱满的。中国语言向来含糊暧昧,孤独和寂寞并无高低褒贬之分,当你处于人群中,当靠得再近再热闹,内心依旧是只属于自己的时刻,这一刻就是孤独就是寂寞。

    不知道如何去定义和评价这本《孤独六讲》,蒋勋先生有他的逻辑所在,残酷青春里野兽般奔突的“情欲孤独”;众声喧哗却无人肯听的“语言孤独”,始于踌躇满志终于寂寞虚无的“革命孤独”;潜藏与人性内在本质的“暴力孤独”;不可思不可议的“思维孤独”;以爱的名义捆缚与被捆缚的“伦理孤独”。

    对于描绘的有些孤独的状态,于我心有戚戚焉。但对于如此分门别类的六种孤独,我似乎并未读懂。

    没有关系,我姑且当作一本文学作品来读,只读自己看得懂感兴趣的部分。在解读孤独时候,蒋勋介绍了不少他自己的文学作品,比如他天马行空的创作《舌头考》,这是一个寓言式的故事,揭示了语言的暴力、语言的孤独和语言的本质。比如《妇女明月的手指》,是对人性荒谬现实的两极性描写。比如《因为孤独的关系》,这是他介绍的几本作品里最打动我的一篇,将更年期女性深入骨髓的孤独刻画得淋漓尽致,冷漠的夫妻关系,把爱寄托在他乡的孩子身上,完全丧失了自我的孤独和寂寞。这几乎是一种写实,见过太多如此这样的中年女性,面临这样的困境却无法解脱,全身弥漫着沉重的忧伤和孤独。

    在革命孤独一节中,我了解到一些耳熟能详的革命者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也许和孤独无关。比如秋瑾女士,原来是一个有着和美家庭的女子,因为去日本留学打开了新世界,认识了革命者,加入同盟会。她为自己生命做了勇敢的抉择,和丈夫离婚,隐藏身份参加革命,最后却是因为听到徐锡麟的死讯,自杀式的起义牺牲。我相信是革命纠缠的情感是迷人的,是值得抛弃生命的。比如谭嗣同,在被逮捕时,对梁启超说“你一定要走,我一定要留。没有人走,革命无以成功;没有人留,无以告所有曾经相信这次革命的人”。心生佩服,不禁联想到拒绝营救的苏格拉底,为了理想信念而走向死亡的人值得铭记。比如瞿秋白,他本是一个学佛的浪漫的文人,从坚定的信仰到信仰的破灭,丰富的性格和矛盾的人性决定了他失败和孤独。

    其实我感觉我并未读懂这本孤独,但我想,我还是懂得孤独的。生命的本质就是孤独的,如何完成孤独,给予孤独,尊重孤独,享受孤独,是每个人的命题。

相关文章

  • 孤独六讲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和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你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

  • 孤独六讲

    内容简介 《孤独六讲》是美学大师蒋勋的经典代表作,于初版十周年之际重磅回归。新版收录蒋勋亲作长序——“做完整的自己...

  • 孤独六讲

    雨下的多了,孤独的仪式感自然而然的就出来了。最开始稀稀疏疏的,像是小雨,坐在湖边的石凳上从心里默默的叹着气,今天见...

  • 孤独六讲

    《孤独六讲》最初是听蒋勋先生自己讲的有声书。不记得听过几次,有时只是随意打开,从任意段落放下去。先生的声音有种让人...

  • 《孤独六讲》

    《孤独六讲》 孤独,当下好似流感,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患染过。吊诡之处在于,最害怕孤独的现代人其实最孤独。很简单,现代...

  • 孤独六讲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庄子说过: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

  • 孤独六讲

    独处并不是孤独,所谓孤独,是在你害怕孤独而去追寻喧嚣的时刻产生的。孤独不同于寂寞,寂寞是空虚的,孤独则是饱满的,孤...

  • 《孤独六讲》

    给这本书打6.5分。 每个人都有欢颜笑语后的孤独,每个时代也都有自己独特的孤独,每个人群都有不为人知的孤独。 好像...

  • 孤独六讲

    你知道我在等你吗?你知道我在和你说话吗?你知道我在奔走呼号吗?你知道有颗子弹击中了我吗?你知道我在寻找穿越平行世界...

  • 孤独六讲

    有人说:“孤独是可耻的。” 今天,我可能有了别样的看法了。与其说我在安利一本书,不如说是这是我所学习的我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孤独六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ro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