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洗车的商业模式
我们常常会听说某大公司手握上亿流量,却面临盈利压力。这在投资热的近几年常常会发生这种情况,靠补贴,推广砸出了千万用户,最后发现只能转化少量的付费用户。这通常都是商业模式没有想清楚的 问题。
那么老板给你一个新项目,你能预估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是否可行吗?分析案例是“上门洗车”,上门洗车作为最先进入风口的O2O类公司,曾经风风火火,但近几年这类企业要么倒闭要么裁员。那么你认为这个模式的问题在哪里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89514/2aedcbc5fecc1a5c.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89514/a41ebba3ed77d9d6.png)
能够挣钱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89514/99c66f5e56956bff.png)
用户判断商品价值,会和某些服务类比的。
体验是否下降。
成本构成,如果能够降低店面成本同时降低用户服务成本。
群体划分,新老可能不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89514/0465e815f946844a.png)
早期做上门洗车(O2O)的企业,如今陷入困境,甚至连主营业务洗车都撤销了。其实,上门洗车的问题在于其商业模式不可行。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需求各个环节中,它只占据了有车一族对洗车的需求这个市场,同时市场中有客单价更高、服务更好、成规模的洗车店。经计算,上门洗车这项服务是不划算的,招不到合适的人,无法形成可行的商业模式。一个产品除了能提供价值、形成业务闭环外,还需要分析商业模式。
产品的商业模式,指的是服务者和企业都能够挣到钱,也就是用户乐于支付价格、企业有一定利润。可行的商业模式意味着:企业所支付的劳动报酬、职业的辛苦程度能够招到合适的服务人员;在理想情况下,企业规模足够大时,企业收入足以支付报酬、覆盖公司的经营成本并且有一定利润。
当我们需要分析一款产品的商业模式时,可以采用的分析方法是:
1. 明确用户场景和需求;
2. 根据用户能接受的消费额度计算单用户ARPU值,单个用户消费;
3. 根据服务人员单产,核算服务人员收入(单产✖单用户消费);
4. 根据需求,明确对服务人员的要求(服务时间、工作难度、专业技能);
5. 根据收入、要求罗列人群找到对应的群体。考虑成本等其他因素,如果这个逻辑走得通,则商业模式初步判断为可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