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读随感】:排练、训练和磨练
孟夫子所谓的“易子而教”真的是用心良苦,“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祥莫大焉”。在今天的背景下理解孟夫子的判断,还不仅仅是因为父亲可能做不到他所要求子女的行为和品行,还要包括,在教育过程中,会出现因为各种不确定性导致的情绪化表现,例如对正义的判断等,这些都会伤害父子之情。
从这个角度进一步看,宅在家中的在线教育注定是有问题的。好在今天的教育主要是技术和知识层面,但凡是上升到价值观层面,相信鸡飞狗跳的情况就会更多了。有关疫情的各种消息所带来的价值观判断常常就会引发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责善”,这不会带来促进,这只是在考验包容。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化分工。不同的分工不仅带来专业的产品、效率以及由此可能对人的影响。例如,农业。在各种专业化分工中,恐怕没有比教育的专业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更为深远的了:孩子的教育脱离原点家庭交由专门的机构和专门的人员,个体的发展也就从一种基于家族或学统的规律转变为基于公共的规律。
今天所谓完善的教育体系至少实现了孟夫子的易子而教。仔细想来,我们大可把孩子从7岁(小学一年级)到22岁(大学本科)的教育看成是由教育机构、教师和家长陪他共同出演的戏剧:这个戏剧有既定的剧本、角色、节奏。所以,教育与其说丰富了孩子的知识,不如说孩子们就是按照一个明确的剧本而进行的“排练”。
排练的一个结果是通过最后测验获得相应的证书,另一个结果就是为了获得相应证书而必须的知识从教科书转移到头脑中,对孩子们来说,能够闻一知二就已极为难得,更不用说温故知新了。一幕幕下来,有些戏剧以喜剧收场,还会在个别时段出现高潮;有些戏剧以悲剧收场,悲剧的形式多种多样;而大部分戏剧就是按部就班地平庸完成。
人们都知道,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能力,于是就有了各种“训练”。家长安排的各种才艺班例如钢琴舞蹈等;公司里安排的各种培训,无论是基于问题,基于组织变革要求,还是基于个体的职业发展等;个人兴趣驱动下的马拉松户外徒步群等等,这些在明确计划指导下的能力养成就是训练。
今天的各种培训班已经能够将一项复杂的技术逐渐拆解开来,然后配合相应的学习原理和学习方法,并在详细的计划的推进下,让受训人能够掌握一项技能。当然,今天的训练技术非常丰富,它可以从能力应用的场景、能力应用适配性以及能力应用的效率等方面最大程度地仿真起来,例如飞行员训练。
不过,无论是人生、学习还是工作,总会有一些无法预料到的情形必须面对,即使进行了最充分的排练和训练。既然不能选择逃避,那就不妨将它看成是一种“磨练”。或者更积极一点,通过磨练,从而让知识和能力在考验中应用而沉淀出有意义的智慧,可以成为多年以后回忆的素材。
其实,古人很清楚,易子而教,不仅可以避免伤感情,更可以制造出许多磨练,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益的。
有道是:
纸上得来终觉浅,
无非大脑在排练,
能力养成靠训练,
更上层楼看磨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