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俞陛云讲唐诗》:唐诗,儒禅韵纯,自成境界

《俞陛云讲唐诗》:唐诗,儒禅韵纯,自成境界

作者: 在山清泉水 | 来源:发表于2024-05-24 17:07 被阅读0次

唐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唐朝文人墨客的智慧凝结。

鲁迅曾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朝已被作完,此后倘非能翻出如来掌心之齐天大圣,大可不必动手。”

妙哉。唐诗中的隐喻、韵味和意境,诵读起来如画境、如音乐在眼前、在耳边流动。其中的诗境,今天品读起来,仍觉如品酒般醇香。

且看,《俞陛云讲唐诗》中对诗境的点评:

王勃《寒夜思(三首)》:三首同一思友思乡之意。第一首独从有思,抚琴而思;第二首望远有思,看到鸿雁而思故人;第三首总结上意,言花朝月夜,山碧江绿,无时无地不思也。

一唱三叹,写尽寒夜之怀。结尾借酒消愁,兼有樽酒重逢之望。王勃是初唐人,去魏晋不远,故诗境中有淳朴之气。

我们从小就熟记的李白《静夜思》,俞陛云点评道,前两句以地上霜喻月光,后二句在举头低头顷刻之间,顿生乡思。故乡之思,久蕴怀中,偶见床前明月,一触即发,情泄千里。且,举头低头,俯仰有致。

再来看,钱起“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俞陛云说,诗写山中幽绝,句式隽永,并富有禅意。幽溪苍苔,比喻人心之本静,因鹿行而静中有动,鹿过而苔仍静,还其本心。

下句写鸟栖深树,悠然自得,虽树里白云来去,而鸟却不知。隐喻世事万变,而此心不动,言心之定也。有定而后能静,禅理而同儒理。

俞陛云(1868-1950)是中国近代知名学者、诗人、精通书画;是清末经学大师俞樾之孙,现代著名文学家俞平伯之父。

这本书是俞陛云为儿孙学习唐诗,而编撰的启蒙读物。书中收录了王勃、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数百首唐诗。主旨在于,讲解唐律诗、绝句的作法,每副名联的“诗境之妙”。

所谓诗境,就是当你我品阅一首诗时,突然有一种感同身受,一种心领神会。顿时,个人小天地中的爱恨悲欢,都在刹那间烟消云散,给我们短暂的生命带来了一种永恒的妙境。

书中每首唐诗点评精当、观点独到,三言两语就将唐诗中的“声调、格律、意义、句法”讲解的一清二楚。可谓是一本,学习唐诗很好的基础读物。

相关文章

  • 为苏州名人馆志愿者讲曲园

    今天下午为苏州名人馆志愿者讲曲园,俞樾、俞陛云、俞平伯,曲园三代文化大咖故事多多,值得大讲特讲。 明天上午...

  • 吾爱唐诗

    我最喜欢台湾作家的散文和各类讲唐诗宋词的书籍。我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叶嘉莹的说初唐诗、盛唐诗、晚唐诗以...

  • 论唐诗

    21中文1徐丹 唐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唐诗是唐朝诗人的诗,是唐代儒客文人的智慧佳作。唐诗是我国珍藏的文化遗产之一,...

  • 文学回忆录.读书笔记7

    第七天: 第20讲、中世纪欧洲文学 第21讲、唐诗(一) 第22讲、唐诗(二) ...

  • 《冉云飞讲唐诗》

    春分 !万物复苏,草长莺飞。 冉云飞四讲唐诗之《江鱼美可求》~“唐诗中巴蜀的日常生活及风土人情”今日14:30-1...

  • 七绝.秋韵

    唯有倾心向太阳,饼金巨伞晒云裳。 唐诗宋韵葵花赞,蝉唱初秋稻谷黄。 2019.8.10

  • 夜读唐诗宋词

    我喜欢夜晚,喜欢捧着一本唐诗或宋词,沿着这些方方正正的文字深入到唐诗宋词的境界里。 与唐诗宋词同行,徜徉在平平仄仄...

  • 唐诗英韵 - 山行

    唐诗英韵 - 山行 (a trip to mountains with maple trees) 振公子 ...

  • 《1989-1994文学回忆录》(8)

    第21-25讲 唐诗宋词 一、唐诗 (一)唐诗前期:变化古诗为近体诗,诗的格律化 中国诗歌从宋、齐、梁、陈开始格律...

  • 唐诗的意像~叶孤城讲座

    唐诗中的意象 --@叶孤城 讲述 唐诗之所以具有高度的呈现性、境界性,与它的高明的意象组合技巧是分不开的。 在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俞陛云讲唐诗》:唐诗,儒禅韵纯,自成境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gvx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