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茂林因为一个误解而出走半生,是内心的硬还是骨头的硬?实则是致命的自负,不屑解释不屑于听解释,这种性格的强硬导致的悲剧屡见不鲜。
回来后的盛茂材尽管强硬,但内心是一心要尽父亲的责任和丈夫的责任。以我对电视剧的随便和挑剔,我竟然又开启二刷。
原因当然是对两位艺术家的演员的修养表达有限的敬意,另外也有一些好奇。
《一树桃花开》当年不算是一个轰动的剧,是没有宣传还是演员配置不够?后者绝对不应该,王志文老师,徐帆老师都是一时之选。包括后来正午阳光和冯导演力捧的蓝盈莹都有精彩呈现。
盛茂林出走半生,归来已不是少年,两女一男已是成年。中年之后,说的还是不后悔,但回来实际上还是来弥补的。
戏里戏外,都是弥补?
戏里的桥段说明盛茂林误会了郑老师,像极了坊间当年的传说,当年也是王老师误会了徐老师?这是一种变相的解释吗?这是隔空喊话,还徐老师清白吗?
这真是演员的修养,职业是职业,过去的情感是个人的情感,不影响职业的专业性要求,固守专业的界限,这就是演员的修养。
也是演员的福气,时光荏苒,即使已经物是人非。
郑老师说,妈也年轻过,忘记一个人哪有那么容易,那是一个手术,得拿刀子把那个人挖出去。
这话真是好,放在戏里戏外都合适。时至今日,已经无法话说当年了,但起码有机会在作品中一展情愫,真假难辨,亦真亦假的澄清各自想澄清的。
王老师在这个作品里有牺牲的吧?响当当的王老师什么时候领过盒饭啊?四年后的《叛逆者》中的邮差顾老师为信仰献身,提前下线,那是谍战戏。在生活剧中,哪次不是全须全尾的?这次算献身了,留下郑老师在广场舞中继续曼妙身姿。
这个戏在徐老师和王老师的演艺世界里,都不算代表作,但或者是他们各自在乎的作品。度尽劫波兄弟在,尽解心结,大有收获。退而求其次,即使就是一个蔡戈尼效应的消除,也不是每个行业,每个人都有的福气。
这是导演的构思和安排?演员和人设早就想得激动人心了吧?是营销中不言而喻的一个点,但是,这样的安排不尴尬?这就是专业的修养。但这样暗戳戳的使劲能摁倒我们的心里吗?
郑老师还说,忘了我立的规矩?不许在我面前提他。
好,不提了。
这是他们对自己的一个交代吧,从此,从前尘封的世界可以更加尘封,各自现实的世界都更加安静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