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的儿子拘置在江淮,由地方官加以管制,不得自由行动。又派中使和京东转运使打开石介的棺材检验虚实。
当时吕夷简正任京东转运使,就对中使说:“如果棺材是空的,石介真是逃到契丹去了,那就将他的子孙全部杀掉也不算残酷。万一石介真的死了,朝廷无缘无故打开人家的坟墓,是不能以此示范后人的。”
中使说:“那又如何回复朝廷的圣旨呢?”
吕夷简说:“石介死了,必然有负责验尸装棺之人,加之内亲外戚,以及参加葬礼的学生,不止数百人;至于抬灵柩埋棺材,必然雇佣葬仪社的人。现在发公文命令他们全都来受审,假如没有不同的说法,就命令他们都立下军令状,官府出具保证书加以证明,也就足以回复圣旨了。”
中使便按他说的去办了。
宋仁宗看到奏报,也醒悟时夏竦在诬告,旋即下旨把石介的妻子和儿子都释放了。
从整个事情来看,是有前因后果的。石介作圣德诗时,“褒贬十分严厉,尤其是对枢密使夏竦批评斥责非常苛刻”,是因,“于是夏竦就宣扬说石介其实并没有死,往北逃到契丹那里去了”则是果。但同样的“因”,并没有出现同样的“果”,正是石介的诗,吕夷简被罢相,但吕夷简却不念私仇,顾念国家大体,为石介昭雪。由此可见吕夷简不仅有宽宏的气量,而且有过人的见识:在开与不开石介的棺上,做出了无人与有人——亦即投敌与未投敌的辩证分析,此行此举,确能“示范后人”。
以上的分析,既有辩证分析,也有因果分析。
从分析的方式来说,有方面分析、阶段分析、层次分析;从分析的方法说,有特征分析、条件分析、因果分析有辩证分析、有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等等。
我们着重讲辩证分析,是从建构逻辑框架,严守逻辑方阵,如何获胜的角度来考虑的。
重要的是要灵活而巧妙地将逻辑关系应用到语言中,而这些是建立在严密的全面地思索的基础上的。体系严密,攻守自如,环环相扣,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