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公务员面试出成绩,老同学去年刚考进事业编,半年后又跨入了公务员的行列。虽说经常看到一片吐槽体制内的文章,也有很多文章用类似辞去了体制内的工作现在年薪百万之类的标题,一开始还会内心挣扎,但看多了也就淡然,做任何一份工作,都只是个人的选择,任何鼓吹都像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不为你的选择负一丁点责任。比如这位同学,从银行考到了事业单位,收入一下子降到了困难群众的水平,直呼活不下去了。但她本人也说,在银行钱虽然多,但是真的很累,所以还是想出来。
一份工作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当优势最大化满足需求的时候,也得同时容纳它的劣势。只要劣势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优势的吸引力就不会轻易消失。
没有任何一份工作钱多事少离家近。或许有,但肯定不是普通人能够选择的职业。年龄渐长,总算明白了任何带有强烈的导向性的言论只是情绪的宣泄,情绪过后的生活,还是得会认真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抗风险的能力,谋生的能力。想明白你想做什么,现在能做什么,好过任何猛打的鸡血。
之前遇到一位实习的大四小朋友,说考不到的就去之前呆过的外贸公司。也在犹豫如果现在就考到了,家里肯定不会由着他辞职不干的。记得当时那位公务员朋友还是很中肯的说可以自己考虑之类的话。大概年轻的时候,总有相似的犹豫。毕竟都是刚出校门,一方面是宣传里充满机会的体制外,一方面是传统里安稳体面的体制内。像雾里看花,又想或许该听听过来人的建议,毕竟从此单打独斗无所依,但就像张爱玲说的,该走的弯路一个都少不了。
充满机会的体制外,也只是看似,丛林法则竞争激烈,的确能逼着人不停的学习,不进则退体现的特别明显。要是没有拼命三郎的精神和体格,没有业务上的突出技能,机会这个词还是很遥远的,更何况大多数人都没有那样的好运,成为风口上的少数。而安稳的体制内,也在经历各种改革,就像之前新闻里报道的30几岁的收费员说自己被解雇,不会其他技能,找不到工作了。所谓的安稳也只是暂时的浮萍,没有风浪的时候,都是安稳的。
我们本身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体制内外也和计划经济时期迥异。想要在同一个地方的岗位上干到老,已经越来越不太可能。靠着过去的技能吃饭,失去更新自我的能力,在体制内同样有被淘汰的风险。运气好,或许能安稳的过一生,但谁又能仰仗说不准的运气。
人生总会遇上各种考验,家人生病,养育幼儿,老人年龄渐长,考验着你看问题的视角,考验着你的钱包,考验着你的情绪。当父母以为这样就好了,女孩子没有必要太累的时候,我看到的是当一个母亲自己都处在低层次的认知的时候,只能由小孩自己去寻找突破。
曾经有位供职某国货护肤品牌的邻局说,她们家那些年薪百万微商渠道的代理,手微信好友都是满的,连洗澡都带着手机回复,半夜一两点更是他们群最活跃的时候,每月都会定时发问候还不让你讨厌。销量多到让她怀疑这些货都卖给谁了。这种本事是她学不来的。
任何干的出色的人,都会有让你觉得羡慕和钦佩的地方。适合的道路会越走越宽,带你见识更广的平台。有人就想进公检法,有人就想做生意,就像很难想象一个设计师进了体制,会是怎样的不适。只有自己知道你最适合的工作,连变美都是一件需要不断尝试的事情,更何况工作。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不断更新自己才是唯一抵御风险的良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