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认真用倍速阅读法读书似乎已经是半年前了,这几天重新捡起来,还是有点心虚呢。
前两天趁机简单做了两次测试,阅读速度基本在1200~1400字/分之间,并且基本能复述内容。果然比起巅峰时期差了很多……毕竟那时候每天都在疯狂看文稿文件什么的……
最近既是为了在公司做一个阅读教练分享,也是为了重新对五种阅读法进行反思,我决定还是将讲阅读法的书籍翻一翻。
就从“Visual Reading”开始吧,也就是昨天文章中提到的《快速阅读》这本书。
该书作者目前能查到的一共就两本书,另一本的名字叫《超级快速阅读》……有点无语的感觉。而且出版社都是中信出版社,还是2015年7、8月一起出来的,都是十万字左右的水平。
翻了一下目录,《快速阅读》更像是在给一般人娓娓道来快速阅读这个“故事”,并附带一些简单的理论和操作方法。而《超级快速阅读》则是有非常明确的阅读与学习流程,更像是一本“学习工具手册”。想来先读《快速阅读》,再去《超级快速阅读》里总结和实践也是不错的。
此外,根据我的初读观感,《快速阅读》里面有大量的案例和心理、神经、脑等延伸阅读,某种程度上也应该是对阅读入门者而言相对好接受的一种写作风格。
因此,以这本书开始阅读,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本日阅读收获:
花了20分钟左右把第一部分读完。这段主要是在说明几个点:
1. 我们每个人都能读得更快。
阻碍我们阅读速度的主要是“逐字阅读”“无法阻止的被动分心”“读的不够快”。
最后这个挺有意思的,“读得不够快的原因是读得不够快”。这里的核心问题在于大脑对注意力资源的分配,在下一个问题里也会详细叙述。
不过它举了个挺有意思的例子:骑自行车时,速度足够快时,反而更容易保持平衡。阅读也一样,眼睛跑得足够快时,注意力反而更集中。
2. 要充分调动大脑的注意力资源,进入“心流状态”,才不易分心。
这里提到一个研究,说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大脑时刻都有70%甚至更多的闲置资源,导致我们常常不容易进入“心流”这种注意力近乎100%集中的状态中。
这也解释了我为什么总喜欢在看剧、看电影之类的时候找点别的事情干,否则我会一点看下去的耐心都没有:因为剧、电影对我而言,信息密度太低了,我无法完全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其中--除非是那种细节极多,烧脑非常的电影。
但即便是再烧脑的电影,我也很想手上有什么东西能碰一碰动一动,这能让我更加投入其中……这么一想,感觉我不去学学魔方或者玩玩健身球(哪里不对)真的很亏啊~
而另一个我自身的故事,则是小时候沉浸于书本阅读的时候,父母叫我是完全不会有反应的,或是反应了一下,马上又回到心流里面去,忘了他们曾经叫过我,直到他们走近我,拍拍我,或者把我的书抽走,我才会一下惊醒。
那么,为什么小时候那么容易沉浸其中呢?也许这就跟我们的感性认识有关了。
3. 感官的认识方式才是我们最快速的信息处理方式。所以读书要调动感官认识。
这一点昨天的文章中我已经提及过了,并融入了个人发展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来说明。而书中则是额外提到了一个点:人类进化成智人已经数百万年,但文字才诞生了数千年。而这都并不影响千年以前人类社会的交流和发展。这说明我们的认识并不是以文字为基础,而是大脑原本的功能:多感官的认知。
无论是这种说法,想要表达的概念是一致的:调动感官的认知才是快速和高效的。
4. 当对文字的掌握能力越强,我们的阅读就会越偏向感官,速度也会越快。
这里书中提到了学习的四个阶段:不知己不能→知己不能→知己能→不自己能。
用武侠一点的说法就是:不懂武功,无招无式→有模有样,但不懂变通→融会贯通→无招胜有招。
或者是“倚天屠龙记”里面张三丰跟张无忌说的“当你完全忘掉了,你就完全学会了”。
小时候觉得这是搞笑片段,但长大后才发现竟然是一种人体自然规律。
这个规律叫做“技能自动化”,它是由身体与外界不断的互动而培养出的大量条件反射组合而成的。
简单来说,比如篮球运球这个技巧。完全不会的人,甚至拍两下都很难做到;有过一点练习的人,可能可以在原地拍几下,带球走两步;熟练的人,基本可以带球跑跳什么的都不影响运球了;而到了最纯属的人,他们甚至可以一边运球一边起居饮食而毫不干扰其他事情的进行。
这在我母亲身上就曾经发生过:她在我面前展示了“一边看电视一边单手叠衣服一边乒乓球颠球一边和我解释什么叫熟能生巧”的神技。
在这里,所谓“不知己能”,实际意义是,我们在大脑里面并没有形成“我正在做什么,接下来要怎么做,应该如何做”这样的复杂思考,而是明显是在思考着别的事情,却依然把这件事做成了。
这就好比,弹钢琴的人对于熟练的曲子,根本连琴和谱都不用看,闭着眼睛都能演奏得完美无缺;用过九宫格按键机的人,甚至说不出每个按键是哪几个英文,却能盲打信息;普通键盘的使用者也类似,可能一下子说不清键盘布局,却早就盲打了好多年,每次都只是在思考表达什么,根本没管过手上的动作;如果这些例子你都实在不熟悉……只要你不是哑巴,你的思维在有空去关心每一个字的发音、意义、组词、成句之前,就已经一轱辘把话都说完了。(此处对聋哑群体没有任何冒犯的意思,仅仅是说明适用条件)
那么,为什么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就做不到、或者鲜能做到类似的事情呢?
很简单:没经历过足够的学习和充分的练习呗。
我们在阅读这块,甚至还停留于不知己不能的状态,而上述的基本都是“不知己能”,中间可是差了两万个刻意练习小时呢
夸张了,其实完全不需要那么多。根据另一个学习专家的说法,只需要一个小时的训练时间,就能提升一小步;而十个小时的总训练时间,就能行成基本的条件发射(俗称“肌肉记忆”)(没错,大脑和眼睛也都是肌肉啊);最多100小时左右的练习,你就已经完全学到,甚至完全忘记自己会了。
毕竟,阅读技巧并不是什么复杂的动作,仅仅是调动我们最原始的感官去接受信息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