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其中一个朋友叫华姐一面之缘的朋友。后来通过聊天惊讶的发现,她每天晚上11-12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然后跑步,阅读,做早餐给孩子吃,送完孩子开始一天井井有条的工作。光在理财方面就有稳定的5万+收入,还有健康事业美容事业加起来10几万收入轻轻松松。
我好奇的问她,你是怎么安排时间的,她说每天都会提前做行程安排,还打开手机闹钟给我们看,我大致数了一下一天有10几个闹钟。然后我们特别好奇,问你这样累不累?她回答说,每天习惯了过得很充实,也特别享受,而不是累,反而休闲下来无所适从才会觉得累。
听完以后像打了鸡血,在吃饭时我莫名的焦虑,朋友问我怎么了,我说身边的人做到真的很重要,人家那么多收入还那么拼命,再看看自己无比汗颜。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她不是因为有结果才这么努力,而是因为努力和众多叠加习惯,才有她今天的结果。世界上最恐怖的事不是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而是他们拥有两大核心“核武器,一是认知上降维打击,二是拥有无数个好习惯的叠加。时间是他们的良师益友,是我们大部普通人的审判日。
一,习惯是有潜能蓄水期
每个人都值得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和尊严,我们内心都渴望改变,所以希望拥有阅读,跑步,写作,冥想,演讲口才,管理等技能,希望能够早睡早起,减肥,身材,家庭幸福,专业……最后都败给了抖音,追剧,小说,微信。
挖了很多口井,挖了一口又一口,生活工作的土壤上已经“千疮百孔”,却没有挖出水,其实只要再深挖一半甚至最后一锄头,我们都放弃了,最后全国统一放弃誓言“我不够自律!”“我不够坚持”。不是我们意志力差,而是任何事都有自己运营的规律,深刻认识到万丈高楼平地起,接受前期自己的“笨手笨脚”沉默期,只有量变才能引起质变!正如下图的复利曲线,只有度过拐点才能迎来爆发期。
复利增长曲线二,习惯是自我形象一次次的投票
信念是一切行为驱动的源泉,自我身份定位是习惯一次又一次的投票。
你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你要去哪里?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更重要?信念坚定形成自动化程序,在我们眼中的努力,痛苦,自律,苦行僧,在他们眼中是充实,上瘾,顺其自然,享受者。
你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通过一次次的信守承诺,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你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经过很多次牺牲小我挺身而出,留给他人的个人标签;你是一个负责任的人,经历过无数次勇于担当,留给他人的自我品牌。
每个人的标签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通过每一次习惯的投票,你对自我形象的承诺机制,会不断驱动你的行为,当我不停说自己记忆力不好的时候,潜意识大脑会有意识的忘记很多不重要的事,大脑会节省很多能量空间,用来趋利避害的生存下去,也是符合趋易避难人性,同时自我意识启动我的执念——我是对的!
我们都希望跟积极向上正能量的人在一起,老一辈人也经常说要向前看,要阳光,要乐观。我们也不停的努力更换自己的圈子和环境,就像植物都渴望阳光。在心理学上,口头禅是一个人潜意识的延伸,你的口头禅,很可能会成为你生命的预言和命运——自证预言。著名社会心理学现象“罗森塔尔效应”就是一种自证预言。请小心我们的语言,例如你想戒烟别人给你发烟,请不要说不要说我在戒烟,而是说我不抽烟了。
通过一次次的写作,我变成了有文采的人;通过一次次的跑步,我变成了健身达人;通过一次次的行程安排,我变成有规划的标签;通过一次次的阅读,我变成爱学习的成长者……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需要我们一次次去拓展好习惯和发掘潜能。
三,习惯的四大定律
习惯四大定律有朋友说特别佩服我的意志力,其实跑步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将个人经验分解成四个要素:
把Keep软件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提示
跑步中带着耳机放着最喜欢的音乐——渴求
我会穿着跑鞋休闲装随时随地可以开跑——反应
跑步目的不是完成任务追求速度公里数,跑完步发个朋友圈点赞评论接踵而来——奖励
让提示显而易见,让渴求有吸引力绑定爱好,让反应简单易行减少阻力,让奖励充满愉悦及时反馈。反之亦然想要远离坏习惯如下图所示:
如何破除坏习惯四,习惯是无数好习惯的叠加
这两个月自从我喜欢上阅读以后,为了用输出倒逼输入,我开始了一周5篇文章的写作,通过写作我习惯了每天的日记反思,通过反思我开始写每天行程安排,通过行程安排让我开始规划自己的时间,通过规划时间我开始规划健身跑步,通过锻炼身体,我开始有意识提升专注力——冥想……再通过以上的良性循环,我相信会不断叠加好的习惯,把自律当成享受,把习惯变成上瘾,把上瘾变成开挂,因为好的习惯会通过时间的杠杆,通过时间的复利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