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压力的来源有三点。
一是人的标签建设是一个熵减过程;
在互联网中,
人会本能的建设和维护关于自己正向的标签,
而这个过程是一种逆自然趋势的熵减过程。
二是社交维持存在极限;
每个人可维护的社交圈层存在极限,
这就意味着超过这个阈值的社交将处于一种低效的状态。
三是社交思维差异;
认知决定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男女性思维差异带来的社交行为差异。
01 标签建设是一个熵减过程
张小龙说过这么一段话。
“朋友圈像是个广场,你去点赞或者是评论,
意味着你在广场里面公开大声地说了一句话,
意味着广场很多人都可以听到,这样带来的压力感比较强。
当好友越来越多,可能这一股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在以朋友圈为代表的公共空间,
每个人的言行都是对已有标签和人设的深化,
所有在熟人空间的行为都会影响每个人的已有人设。
在一个到处都是人的广场上,当着认识人的面当然不敢造次。
人人都渴望体面。
而越匿名的地方就越会放大人的动物性。
这也就是为什么,探探、陌陌、Soul、
微博私信上随处可见的“约么”、“网恋么”。
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行为需要经过更精细的考量。
而对于人类来说,这种需要思考的过程其实不符合人性。
这里要提到一个概念。
熵,是一种用于衡量系统内在混乱程度的概念,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干涉,
其混乱程度(熵)会不断增加。
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就是熵增的,
即在无外力的情况下,所有的系统都会趋于混乱和无序。
而一切符合熵增的都非常容易和舒适,
比如从自律变懒散、有序变无序、坚持变放弃、由节俭变奢侈。
所谓熵减,是指需要通过输入能量让系统变得有序。
比如思考、建设自己价值标签的过程,
你需要精修照片,需要精打细算才能完成人设的包装和展示。
想想看,你为发朋友圈的文案改了多久,一张照片P了多久,
你在soul上发的瞬间会像朋友圈那样精致吗。
在社交网络中这种考量和行为的结果也就带来了社交压力。
02 社交维持存在极限
事实证明,被互联网拉近的时空距离,并不会真正的扩大人的圈子。
人们可以经营的圈子大小拥有极限,
每个人最多能够保持经营的社交圈子大小只有150人。
这就是邓巴极限
——以人为代表的灵长类动物的脑容量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个体可以维持社交关系的社群大小。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连队、原始的村落等
最小化社会团体,都是保持在150人左右。
因为超过这个了这个规模,信息的传递就会出现损耗,
群体间直接交流的效率就会降低。
而这不利于群体发展。
简单的说,你的时间和精力让你可以保持联系感的人就那么多,
超过了这个数量,你的社交状态就会下降,社交质量自然下降。
对于超过这个数量的人,
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交网络难以触及,就会不可避免的感情淡漠化。
所以这也是熟人社交的极限。
社交行为超限带来的感情淡漠化后果,
会直接影响社交行为发起方的社交欲望,从而带来社交压力。
03 社交思维差异
人的社交行为会受既有认知的限制,
这一点尤其常见于异性间的社交过程。
举个例子,
为什么在异性社交中会经常出现没聊几句把天聊死的情况。
这里的根本问题就在于男女思维的差异。
这种差异源于性别和生长环境的不同。
男女的成长过程一般为同性聚集,
这种相对的圈层隔离会使得双方并不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
从整体上看,男性会更侧重理性的讲逻辑、讲效率,
从而会一定程度的忽视情感认同,
而女性则更感性,更需要情感认同。
举个例子说明这个差异的最直接体现。
在关系开始前,男性会更偏向直接索取价值而不提供价值,
比如“发个照片”、“在干嘛”,这是一种典型的以效率为导向的聊天方式。
但这种未提供价值先索取价值的行为就会导致女性,
作为社交过程中承担更大风险的一方,产生社交压力和不安全感。
因为如果要成为亲密关系,女性要承担包括生育在内的巨大风险,
而男性,尤其是不负责任的男性,只需要付出几分钟。
再比如在亲密关系中,女性生理期不舒服的时候,
男性为什么会说“多喝热水”。
它出现的原因在于,男性此时出于关心女性的角度,
提供的是在他当前认知下,可以提出的最优解决方案,
他的逻辑是希望女性可以尽快摆脱疼痛的现状。
而女生的感性思维会使其更愿意在这个时候
首先获得情感认同的关心,再理性的接受解决问题的方案。
那么“多喝热水”难道就不是关心和解决方案了么?
也是,但是这句话的问题在于,
一没有表现出情感认同,
二没有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所以,符合女性思维方式的有效解决方案的逻辑是:
先情感认同提供情绪价值,再提供当前事情的解决方案。
上述种种不符合对方思维方式的行为逻辑,
都会直接给对方带来直接的社交压力,
而这种社交压力,常见于女性一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