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刺眼的火球炙烤着大地,聒噪的知了叫声连绵,又到了老兵退伍的季节。此刻,老兵们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两年的军营磨掉了他们性格上的棱角,他们中不乏有些老兵从内心深处对部队产生了反感,一心想着尽快解放,尽快获得自由,犹如即将刑满释放的囚犯,整日掰着手指头度日。
诚然,老兵付出了很多,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最具年轻与活力的年纪,远离了灯红酒绿,选择了从军报国,放弃了花前月下,选择了军旅生涯,有的甚至舍弃了宁静校园,选择了火热军营,他们用自己的美好时光为基层部队建起一道靓丽风景线,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为国防事业增砖添瓦,他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一个集体,我们要向老兵致敬。
当我问起老兵这两年有什么收获时,他们中有些人多是抱怨,部队太辛苦了,部队太不自由,部队不够民主,部队太不公平等等,然而这正是这两年的收获。人只有在逆境和不舒服中才能成长和进步。我们很多人在无聊的时候都喜欢玩游戏,在游戏的时候都喜欢有点难度的,这样过了关才会有成就感,没有难度的小儿科游戏我想大家都不喜欢玩。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呢,平淡的生活不会给你任何的惊喜,时间久了还会感到无聊,艰难的生活状态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特别是当我们克服了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与挫折,内心中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给生活增添不少的喜悦,虽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是结果是令人感到满意的。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活力。部队紧张的生活,也许会使大家感到全身难受,感到处处不自在,抑或是感到身心俱疲,但是这不应该成为大家产生逃避思想的理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自己人生中进步最大的阶段,就是吃苦受累经受煎熬的阶段。
当前有部分老兵在临别之际,工作积极性不高,贪图过舒服日子,存在着“反正没几天就退伍了,能混一天是一天”的思想,这我不禁要问,如果想舒服,为何当初选择当兵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春秋时期,吴楚两国大战,吴军攻陷了楚国首都郢都,创造了当时攻占大国国都的先例。吴王阖闾非常兴奋,就待在郢都作威作福。时间长了,越国看他军队待在楚国,国内空虚,就“乘其弊而起”,发兵攻吴,且楚昭王从秦国搬来救兵,阖闾不敌秦军,他的弟弟又夫概起了异心,也“乘其弊而起”,偷偷溜回国自立为王了。阖闾赶忙回国平叛,好歹应付过去了,夫概率本部投降了楚国。阖闾打了个空前的大胜仗,不但什么利益没捞到,反而大伤元气,差点覆灭,就是安于眼前享乐,忘记了当初打仗的目的,人们做一件事时间一长,总是被眼前的表象所迷惑,忘记了当初做这件事的目的。老兵退伍之际,大家不能只图眼前几天的享乐,忘记自己从军的目的,不忘初心,不忘当初从军志向。
“编框挝篓重在收口”,在即将离开军营步入社会之际,广大老兵同志更要坚守住思想防线,不要让享乐主义侵蚀了自己的思想,不要忘记当初从军入伍的志向,“行百里者半九十”,为什么人们把最后十分之一的路等同前面十分之九那样的重要来看待呢,因为很多人在做事的时候通常在最后那一阶段因为没能坚持住而失败了。越是在最后阶段,越是最关键的时刻,大家越要坚持好,使自己的军旅生涯完美收官。
曾经华中科技大学的校长李培根这样形容母校:“母校是你可以一天骂它8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现在也可以用同样的话来形容自己即将离开的部队了,不管是自己的母校还是曾经服役过的部队,它让你感到痛苦与难受,却给了你生活最大的帮助,当你离开它以后,它会成为你一生所怀念的地方,成为你生活中津津乐道的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