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职业生涯规划
妈妈的“我都是为你好”的魔咒怎么破?

妈妈的“我都是为你好”的魔咒怎么破?

作者: 何荭栗创业指南 | 来源:发表于2020-02-03 12:06 被阅读0次

    上周五9岁女儿的学校进行了两年一度的改选班委活动。

    当老师在微信群公布结果的时候,我反复在老师发的3张照片里寻找,可怎么也没看到她的名字,我心里略有些失落。我旁敲侧击问了问老师,结果得到的答案让我非常惊讶——她压根就没站出来参加选举!

    按照我们的沟通习惯,女儿每天下学到家都会给我打电话报平安,我们也会简单地聊上几句,话题不限但都比较轻松快乐。

    毫无例外女儿的电话来了!我调整呼吸,并尽量控制自己的语速和小情绪,装作和往常一样亲密地闲聊。

    也许是我太过想知道她今天发生了什么,其内心戏就是干嘛不站起来,必须站起来啊!

    我便问,“萌萌,今天的班委选举没有你,是么?”让我惊讶的是女儿大方地回答:“是呀。”压根都没犹豫!

    她听起来很自信,对于这样的结果也有没有半分失落或不甘心。

    我带着好奇,继续询问原因。挂掉电话,耳畔留有女儿的回答:

    1、我怕我会做不好。

    2、成绩第一名也不能成为我站起来的理由。

    3、如果自荐,就不可以为大家唱票了,我更喜欢唱票。

    挂了电话,我陷入了沉思。我突然觉得自己又掉进传统模式了。

    “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有一种优秀是你非要站起来证明自己,证明你优秀”。可,真的有必要这样么?

    我想现实生活中不仅是我,包括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在学校有更多的机会展现自己。

    比如登台演出,担任学校某班某部某年级的领导角色,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并夺得第一,甚至可以代表学校参赛。

    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了一系列的竞争、失败、成功……

    总觉得比起孩子,我们更看得清成功的捷径,于是惯性地用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去安排孩子未来的路,还美其名曰:“这都是为你好”。

    而樊登老师在他的《读懂孩子的心》书里面提到了这种毁灭性的教育方法势必会带来更多的伤害和失误!

    著名的诗人卡里·纪伯伦也早在20世纪出,在《教养的迷思》里写到:

    “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她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她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她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她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她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她们的身体,却不是她们的灵魂,

    因为她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她们一样,

    却不要让她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更不是我们实现自己梦想的载体。

    作为家长,我们也许比孩子多的就是经验,但经验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生活中很多时候经验可以帮助我们,但在养育孩子的路上,过多经验干预反而适得其反。因为我们通常只能看到我们看得到的,感受得到的。

    就像我,作为一个外向的人,就觉得女儿理所应当应该竞选班委,而女儿作为一个内向的孩子,就更喜欢成为幕后英雄。

    通过这件事情的反思之后,我觉得,与其创造一个成功的孩子,不如给孩子能够成功的“内核”,然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模式去获得成功。

    而要创造成功的内核,我们就需要:

    建立安全而和谐的家庭环境

    在安全与和谐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更有安全感,也更加愿意让我们走进她们的内心。在家里,情理比道理更加重要。

    所以,无论沟通什么事情,都请尽量梳理好自己的情绪。

    有话,请好好说!有话,请好好说!有话,请好好说!(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当然,如果你不能好好说,那请先闭嘴别说。

    记得,“祸”从口出!

    我们永远都是更快发现问题而不是感恩与欣赏。

    所以,你可以练习先闭上眼睛思考孩子身上的6个闪光点,然后再开始说话,或许你会发现你的表达变得大不一样了。

    以身作则,留给孩子成长的时间

    女儿曾经不是很喜欢和人打招呼,我的亲戚有次提醒我说,你家孩子不太有礼貌。

    然而,我坚信成长是一个过程并告诉自己,不是她不懂,是她不知道如何做。

    所以,我以身作则,并鼓励她效仿,陪着她给予足够的耐心并相信她可以做到。

    比如,每次我都耐心等她和楼下保安叔叔、小区门卫打过招呼再一起离开,接受她需要一点暖场与让自己打开的时间。

    结果证明,她现在比我打招呼还频繁,还主动说交流都去干什么,并聊上几句,有一次还让我感到惊讶,

    因为她看到楼下保安叔叔说:“叔叔,今天你气色不是很好,怎么了?”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一部手机在家创业,陪伴孩子父母同时赚钱,找何荭栗老师详细了解

    孩子的成长、成熟有他们的敏感期,在一个阶段不明白的事情,你会发现他们某一天就突然开窍了。

    所以,我们不要急着“鞭策”,而是需要引导并做好自己,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模仿,并按照他们的节奏成长。

    看到优势与潜力

    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有他独特的优势,只是往往我们会拿外界的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优劣。

    所以,做父母的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并观察孩子的优势。

    比如我的女儿,作为内向的孩子,相较外向的孩子会显得行动力不足。

    其实她不是没有动,是对事情已经做了充分的分析而不想莽撞行事。

    从她没有站起来的事情看,她表面看是放弃或者没有勇气,其实她是有很强责任心。如果自己当选而做不好,那会觉得愧疚或者自责。

    也证明她很谨慎,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她会再三考虑。

    我们不能只看行为,孩子行为的冰山下隐藏了很多感受与观点需要被关注,被聆听!

    换一种角度,就是换一种人生。

    允许她们独处

    焦躁忙碌的社会环境让大家看上去都紧张兮兮,天天忙个不停,闲下来会有不少人觉得内心很空虚。

    所以我们一看孩子没在做点什么,就恨不得马上安排些什么让他们充满活力,或者立马拿小鞭子抽一下让其动起来。

    其实,独处的时间可以让她们充分储能与思考,是一个相当开心的过程

    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大可放心地和孩子安静地坐在一起,不用没话找话地闲聊。

    这样才是最好地让她们做自己的方式。

    作为独立个体的人,每个人都希望是有选择有自由的。

    如果孩子连选择的空间都没有,何谈提高选择的能力,又何谈独立人格与掌控自己的人生?

    家长的成长更难于孩子的成长。因为我们很多时候需要放下自己的所识,所知与所想,去放手让孩子自由选择、面对一个我们可能都无法预知的未来。

    战胜这种不可预测、无法掌控的恐惧,作为家长的我们必须有更加强大的内心与稳定的内核。养娃就是一场修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妈妈的“我都是为你好”的魔咒怎么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kh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