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营造路径之:培养习惯
罗马诺在越南战场上成为了瘾君子,那时候一半的士兵吸过毒,20%都有毒瘾。但当这些瘾君子回到美国8-12个月之后,只剩1%的退伍军人依然沉迷于毒品。这和战前大体持平。这是为什么?环境对我们产生的微妙作用之一,就是强化(或者淡化)我们的习惯。
习惯就是大象和骑象人的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在骑象人无需参与的情况下也自然而然地做出许多行为。不论改变自己还是改变他人,都得先改变习惯。环境对习惯的改变有着很大的影响,但也并不完全取决于环境因素。
设置你的行动触发扳机,有助于养成习惯。比如明天送孩子上学之后,就立刻去健身房;或者每天冲好第一杯咖啡之后,马上拿起电话问候一下手头最重要的客户。当人们设定了触发扳机时,就“把行为控制权交给了环境”,行动触发扳机可以避免目标受到各类诱惑、坏习惯和其它目标的干扰。目标越是艰巨,行动触发扳机就越是有效。
在改变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习惯。比如鼓励大家站着开会;让自己多喝汤;培养孩子的晨间习惯等等。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就是利用检查清单。即使没有固定标准答案的事情,检查清单也可以帮你避免在复杂的环境下产生盲点。网络巨头思科公司就针对每一件可能的并购项目,借助检查清单来加以分析:该公司的核心工程师是否愿意接受新工作?他们愿意搬家吗?……你能想象自己收购了一家公司,他们的工程师却不愿意搬家会怎样吗?
清单的方法不仅可以激发灵感,还能帮助人们避免遗忘关键点。
十一、营造路径之:召集同伴
当大街上只有你一个人的时候,一个人摔倒了你会立刻去帮助他。而当很多人在一起时,大家几乎都不会行动。这就叫做同伴压力。因为我们在等着别人的反应,才能决定自己的行为。无论是否有意,我们都会模仿他人的行为,尤其是在感觉环境陌生或者情况不明的时候。当你指挥大象走在不熟悉的路上,大象很可能会追随其他同伴的脚步。
客房里放着为了环保请重复使用毛巾的牌子,但收效甚微。当社会心理学家建议把牌子改成“本旅馆大多数房客都重复使用毛巾至少一次”的时候,重复使用毛巾的比例提高了20%。告诉大家更多的人都做了,会更容易让人们形成行为的改变。
为了让大家习惯在聚会前“指定司机”以减少酒后驾驶的行为,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杰伊温斯腾说服了160部电视剧的制片人、编剧、演员,把“指定司机”有关的场景植入在这些电视剧里。其中包括咱们熟悉的《神探亨特》,就这样,美国人接受了指定司机的概念。
坦桑尼亚为了解决年龄差异过大的包养问题,把那些色眯眯的老男人命名为“法塔基”,然后把这个角色放在各种场景中进行嘲弄。使得法塔基成为了好色老男人的代名词。宣传运动之后,44%的人表示知道法塔基的含义,并且反对跨年龄的包养行为。(因为会传播大量艾滋病)
如果营造出正确的路径能让混蛋变成圣人,那么正确的路径也能化敌为友,将路人召集为同伴。
十二、坚持改变
你会怎么教会一只猴子玩滑板车呢?或者教会大象踢足球?用打它们的方式很明显是不行的。驯兽师告诉我们最有效的方法是芒果。愿意靠近滑板车,一片芒果;愿意站上去,一片芒果;允许驯兽师前后拉动滑板车,又一片芒果……
要让改变持续下去,秘密就在于强化。不管亮点多小,我们必须寻找亮点,奖励亮点。如果你希望他人做出改变,请别吝惜你的芒果。
人对一项事物接触的时间越长,就会越喜欢。比如埃菲尔铁塔落成时,巴黎人对其恨之入骨。但是现在成为城市象征。这叫做单纯曝光效应。这个效应告诉我们,即使一开始不受欢迎乃至遭到排斥的陌生改变,最后都会随着人们日渐习惯而被接受和喜爱。在转变的起步阶段,惯性或许是一种难以克服的阻力,但只要过了某个转折点,惯性反而会从阻力变成动力。小改变也能滚成大改变。
把改变的雪球滚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