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连载小说
【连载5】缅怀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女儿的回忆

【连载5】缅怀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女儿的回忆

作者: 小阅读Random | 来源:发表于2015-07-28 11:01 被阅读138次

    《缅怀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女儿的回忆》书摘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阿里阿德娜·谢尔盖耶夫娜·艾伏隆(1912—1975)

    搬运工:小阅读Random

    《缅怀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女儿的回忆》

    《缅怀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女儿的回忆》

    在法国,玛丽娜·伊万诺夫娜头两年事业进展还算顺利。巴黎有俄国侨民居住区,有很多俄罗斯侨民。她能够成功地举办诗歌朗诵晚会,虽然每次组织晚会,她本人和全家人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晚会门票需要自己推销,给人写信,低三下四地求人买票,到了朗诵诗歌那一天,阿莉娅就坐在售票处,充当售票员,不管怎么说,这样的晚会毕竟能挣些钱,带来一些收入。巴黎有很多俄文报纸、杂志,起初报刊乐意刊登茨维塔耶娃的作品。可是,读者对她的诗歌的兴趣逐渐减弱,用她自己的话说:“侨民界把我变成了散文作家。”不幸的是,散文作品的境况也不好。她跟从俄国流亡出来的一些侨民作家关系紧张,后来竟衍变成了相互敌对与仇视。俄国侨民文学界有些头面人物很富有,为了请求他们帮助,茨维塔耶娃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这种情况时常重演。她家里实在太穷了。“我们过的日子很苦,比去年的情况还要糟。连马肉饼(阿莉娅百吃不厌的美食)都吃不起了,肉和鸡蛋太贵,我们从来都不吃……”第二道菜是煮土豆汤,怎么也得有几滴油水;绿叶菜买最便宜的,发蔫的。“衣服是别人不要的旧衣服,鞋子是别人穿过的旧鞋子……”刚刚出国、在捷克那段时间,乐观开朗、勇于面对苦难,现在,那种轻松的情绪消失了,为了生存,不得不拼命挣扎,随之而来的是疲惫、厌倦与烦躁,在法国期间的贫困,用成年以后阿莉娅的话说,已经是“耻辱的乞讨生涯!……”

    1926年秋天,玛丽娜·伊万诺夫娜在一封书信中提到,阿莉娅即将在多布仁斯基和比利宾美术学校学习。“比寄宿学校好——有名气,将来能多挣钱。”

    谢尔盖·雅可夫列维奇的姐姐伊丽莎白·雅可夫列夫娜,小名莉莉娅,住在莫斯科,1928年谢尔盖给她写信说:“阿莉娅开始去舒哈耶夫画室学习,至于找工作,缺乏真正的意愿。”玛丽娜·伊万诺夫娜附笔写道:“阿莉娅跟舒哈耶夫学绘画,不过是随心所欲,自作聪明(舒哈耶夫一个星期去一次画室——十五分钟),阿莉娅有点儿懒惰。”阿莉娅还到画家娜塔丽娅·冈察罗娃的画室去上课。

    1929年1月1日,母亲写道:“阿莉娅画出了非常美妙的图画:新的一年每个月都充满了朝气。一月是个从壁炉里出来的婴儿,二月是袜子里喷出来的雨滴,三月坐在树上把所有的叶子都涂成绿色,如此等等,还有好多幅……

    她有无穷的天赋,简直是才华横溢此处原文为德语。。”

    1930年谢尔盖·雅可夫列维奇写信告诉姐姐说,阿莉娅在美术学校学习,“拿到六项法国奖学金”。1931年他在一封书信中写道:“不久前,阿莉娅让我很开心。她在法国人办的学校里学习画插图。那里前不久举办年度绘画比赛,阿莉娅的绘画得了头等奖。由于这次获奖,推荐她免费学习版画。”稍后又在信中写道:“孩子们长大了。阿莉娅——成了大姑娘,我常常觉得奇怪:她竟然是我的女儿。我们俩常被人误认为是兄妹。她继续学习画版画,总是头一个到学校。尽管在学生中她是第一名,可是我不大相信,绘画就是她的使命。她的作文更出色,超过绘画,与绘画相比,也许她更适合从事文学创作。”

    父亲的判断是正确的。六十年代,在莫斯科,有人问阿莉娅一个问题,是不是她生来就为了绘画。阿里阿德娜·谢尔盖耶夫娜回答,对她来说,写作具有更强烈的吸引力。当然,假如她从美术学校毕业以后,留在巴黎,能够立刻开始专业性的工作,随后在俄罗斯也能从事绘画,没有后来多年的间断,我想,她会成为一个杰出的插图画家。阿莉娅热爱书籍,拿到一本书,总是首先审视这本书的装帧和插图,如果画家缺乏艺术品位和技巧,她会非常扫兴。

    1935年谢尔盖·雅可夫列维奇曾筹划阿莉娅绘画展览,然后出版她的绘画作品集。可惜,展览未能办成,而她的许多绘画插图都没有带回国内来。不过,后来她确实参加过绘画展。许多著名俄罗斯画家举办画展,谢尔盖·雅可夫列维奇写道:“阿莉娅第一次有绘画作品参加展出,并且得到了很高的评价。近两年,阿莉娅的内心在快速成长(对于亲人说来,情况往往是这样),表面上看不出什么变化,不知不觉,转眼之间她就长大了。忽然发现,她成熟了,是成年人了,跟我格外亲近。

    在属于她的绘画领域——她是第一流的插图画家。除此之外,她很聪明,简直是个机灵鬼,论写作,文笔出色。总而言之,阿莉娅——是我的期待,是我巨大的希望。”

    阿莉娅尽管多才多艺,但是却找不到一份能发挥专长的工作,这在前面已经说过。迫于无奈,她只能做临时的缝纫工,把填充物塞进动物玩偶的肚子,为这些玩具缝肚子、缝耳朵、缝尾巴。1933年玛丽娜·伊万诺夫娜写道,阿莉娅“由于生活走投无路——只好给一个牙科医生当助手”。而1934年整个夏天,作为家庭教师,她跟随一家德国侨民去海滨消夏。用她自己的话说,她的职责是给几个孩子擦鼻涕,教会他们洗手洗脸,还要做家务活儿,附带教给老奶奶说法语。玛丽娜·伊万诺夫娜写道:“月薪一百五十法郎,可吸引人的条件是——大海!何况饮食很好(一家人整天不停地吃东西),跟主人的关系倒也融洽。”

    阿莉娅从小还学会了一门挣钱的手艺——织毛衣,有人订购毛织外套、上衣、帽子,她就着手编织。此外,她还兼职当记者,进行采访,为《Pour Vous》、《Russie d’Aujourd’hui》等杂志写报道文章。她把自己的全部力量都奉献给家庭,挣来的钱如数交给母亲。她穿的是旧鞋子,改做过的旧衣服,如果有一件新衣裳——必定是某个女朋友赠送的礼物。碰到母亲过生日,得到五十法郎,舍不得给自己买东西,所有的钱全都买成毛线,织成漂亮、时髦的毛衣送给母亲,送给弟弟穆尔。

    母亲在笔记中描写十九岁的阿莉娅:“为家里的事尽心尽力,极其可爱。她很漂亮,个子跟我一般高,不胖,但是像古代希腊妇女一样,身体很壮实。”

    不过,在写于三十年代的书信当中,玛丽娜·伊万诺夫娜提到阿莉娅的时候,并非总是赞许。她也常常生女儿的气,口出怨言。她抱怨说,阿莉娅做事粗心,处在同样的年龄,没有她当年做事那么得体。阿莉娅身上有很多她看不惯的地方,惹她生气……或许玛丽娜·伊万诺夫娜还没有完全意识到,阿莉娅已经是成年人,她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意识!

    “我在家里心情沉重——跟所有的家庭一样——我们大家都很古怪,性格独特,彼此难以调和……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地方,这是身体的需求,可是不具备这样的空间:相互之间难免胳膊肘撞到胳膊肘,难免产生矛盾和冲突……”这是玛丽娜·伊万诺夫娜写的一段文字。是她的切身感受,她本人的处境当然比别人更艰难。或许,有时候情绪需要宣泄,因为她实在是太疲惫,太苦闷,岁月蹉跎,生活却不见轻松,日常家务占用了过多的时间,没有工夫写作,还有一种可能,那段时间写作不顺利。她宠爱穆尔,体谅谢尔盖·雅可夫列维奇,而阿莉娅一向顺从听话……写信也是消除烦躁情绪的一种方式。玛丽娜·伊万诺夫娜写信时异常坦率,常常直截了当地描述当时的心态。大概是基于这种原因,她不止一次请求收信人读后销毁信件……后来,根据同时代人的回忆,玛丽娜·伊万诺夫娜经常向朋友和亲人提出令人难以接受的请求!阿莉娅多次流着眼泪离家出走,躲到女友或熟人家中暂时居住,等待家庭的暴风雨平息。对于这些家庭矛盾,无论当时,还是事后,她从来都不抱怨,从很小的时候,她就知道,她母亲性格特殊、与众不同,她对母亲的忠诚一辈子始终如一。

    1937年,阿莉娅最早离开家,返回祖国。按照法国的法律,达到成年人的年龄,她有选择国籍的权利,可她毫不犹豫地申请了苏联国籍。她在莫斯科度过童年,俄罗斯书籍一直陪伴着她,父亲喜欢有朝气的苏维埃俄罗斯,他极度渴望回到家乡,在那里生活——所有这些都对阿莉娅回归祖国产生了影响。早在1922年,当艾伏隆跟妻子、女儿重逢团聚的一刻,他就意识到,自己逃离俄罗斯,导致玛丽娜·伊万诺夫娜和阿莉娅跟随他一起流亡,这一步铸成了终生大错。日后他在给姐姐的书信中多次提到这件事。

    阿莉娅离开巴黎的时候,高高兴兴,满怀期望,即便布宁告诫她的一番话,也没有引起她的怀疑与惊恐。她曾经亲口告诉我,她去跟布宁告别的时候,布宁说:

    “傻瓜,你走吧,会把你遣送到西伯利亚去的!”沉默了片刻,他以忧虑的口吻补充说:“假如我也是你这般年龄……哪怕是西伯利亚,哪怕遭受遣送,我也认了!因为那毕竟是俄罗斯啊!……”

    父亲、母亲、朋友、熟人,纷纷给阿莉娅赠送礼物。从来没有一件新衣服的她,这一天从头到脚装扮一新,竟然拥有了一堆装满“嫁妆”的皮箱。用玛丽娜·伊万诺夫娜的话说:“她忽然拥有了一切:皮大衣、衣服、睡衣、毛毯、钟表、手提箱,东西质量都很好,有些礼物数量可观。有些礼物是临上车时送来的……

    《缅怀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女儿的回忆》

    内容介绍:

    《缅怀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女儿的回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文学纪念碑丛书”015。这是一本文学回忆录,讲述女儿心目中的茨维塔耶娃,另有诺奖得主帕斯捷尔纳克书信数十封。书中对茨维塔耶娃诗歌所作的解释,对许多诗行是如何诞生的描述,都是历史的见证,资料格外珍贵。

    “文学纪念碑丛书”中还有两本和茨维塔耶娃相关的作品,分别是:《茨维塔耶娃:生活与创作(上、中、下)》,这部平实丰赡的传记其广度与深度与茨的声名是相称的;《寒冰的篝火—同时代人回忆茨维塔耶娃》:立体呈现茨两极化的性格与精神面貌。

    除了“文学纪念碑丛书”内的三本作品之外,我社还有一个“茨维塔耶娃作品系列”,分别是:《火焰的喷泉:茨维塔耶娃书信选》、《刀尖上的舞蹈——茨维塔耶娃散文选》、《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连载5】缅怀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女儿的回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mmq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