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转载】豆瓣

【转载】豆瓣

作者: TysonFury | 来源:发表于2016-11-08 16:16 被阅读17次

    上次不负责任地评价过知乎,这次轮到α城。因为只是旁观者的身份,缺乏直观的用户感受,所以发言不靠谱,也不负责任。如果与你的意见相左,就请快点忘掉它吧。

    豆瓣为什么会做α城?

    作为一枚与豆瓣长期保持距离的大龄男青年,我有三个猜测:

    -寻找比“小组”更大的粒度,对豆瓣用户进行人群重组

    -通过更大粒度的用户聚合,以及居民自治带来的归属感,发挥比“小站”更旺盛的用户创造力

    -以“豆瓣的方式”来探索电子商务的可能性

    但我并不看好α城。

    关于这个问题,我与豆瓣重度用户的意见相左。他们不反对α城现在是萧条的,甚至混乱的,但前途终归是喜人的,尤其光明的。是这样的么?我在微博上简单写了五条对“某产品”的看法,结果大家都猜出来在讲α城,索性铺开来写成一篇日志。

    1、用力过猛

    阿尔法城、时光里、小孔成巷……满是豆瓣重度用户的趣味。豆瓣本身的小众调子随着其规模成长,以及小组小站的多元化,逐渐变淡;但阿尔法城的规则与风格迎合了豆瓣用户中的重度文艺腔,以至于受众群过窄。与其说是求新求变,不如说是自恋成癖。

    2、索引低效

    目前的α城为坊-街二级结构,作为实验产品,用户在基本无引导的环境下自发聚合——这倒不是问题,问题是缺乏分类索引。坊名:玩深沉。街名:文艺腔。大部分区域完全无法从投票产生的名字上去理解它的趣味与主题。找到自己喜欢的社群是很考验耐心的一件事情,一条街一条街地逛过去,看看街道简介,看看居民常去的小组,看看乱糟糟的讨论区,茫然寻觅自己的归属。

    α城现在有18个坊,大约150条街道,并且在不断的生长之中。因其索引性之差,全靠人拉人的方法来完成用户重组,但这并不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方法,其间的随机因素太多。由于街坊主题过于随性,即便在社群建构的初期,也难以做到高质量的人群匹配。

    3、话题贫乏

    毫无疑问,这是选举制的后遗症。街坊是对小组的一个反向操作,将明确的内容主题扩散到笼统的人群趣味上去。好处是扩大了群组的粒度,坏处是失去了明确的话题引导。百度贴吧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话题越窄,越容易“有话可说”;而话题越宽泛,就越需要“环境认同感”来找到表达的内容与方式。现在街坊初兴,都是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以至于互动主题杂乱,情感归属淡薄。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周日晚18点,挨个数了一下,α城的18坊共有550人在线,其中最多的五坊约80人在线,最大的一条街道在线人数不足30(1500人入驻)。这条街道有3个活动,投票参与总人数为248人,上传图片179张,前20条帖子的回帖时间跨度为1周。整体评价为:[冷清][乱七八糟][观光团居多]。

    很难想象在这种氛围下,如何培育社群,如何引发出用户群的创造力。

    4、操之过急

    我的这个观点刚提出来就遭到了反问:α城还急?已经非常谨慎有耐心了。

    我可不这么认为。

    大概在一两个月的时间,不少街道已经扩张到了1500人数上限。二乙三街这种冷清街道也有300多人入驻。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数字上的问题,而是用户自发聚合,社群主题模糊带来的连锁压力。α城相当于上百个重组后的社群,维系其活力的并不是人群趣味,而是“关系”与“话题”。然则小圈子里的关系带到大圈子里去,会因为环境陌生而失去活性,这个时候偏偏又缺乏带动整个氛围的话题来润滑互动(聊天桌也忒无聊了)。

    天底下没有一个速成的社群。所有的社群都是藉由一小撮种子用户先玩起来,通过他们形成社群的文化沉淀——也就是俗称“气场”的东西。聚拢种子用户的“核”可能是一个具体的话题(贴吧),可能是一些可靠的关系(SNS),也可能像互联网早期论坛那样,仅仅凭爱好就能凑齐一批气味相投的人(舞文弄墨版,心情故事版)。但别忘了,早期论坛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比如用户与同好交流的需求极为强烈,甚至无可宣泄,比如用户平均素质偏高,比如社群规模较小;故而容易互相吸引,有耐心地黏合在一起。

    把早期论坛的案例移植到α城来,用户并没有在α城与同好交流的“渴望”,仅作到此一游,且整体素质平平,这时平均七八百人的开放性环境反而抑制了很大一部分发言冲动。只有大大咧咧的人才乐意大大咧咧地讲话,显性内容的质量低下,灌水严重,管理松散,愈发降低了街道的魅力。整个α城的建设过程中没有刻意地营造氛围,引导话题,筛选用户与内容,从现状来看,这种大胆的民主尝试是失败的。社群形成中并未自发出现意见领袖,话题达人,而是劣币驱逐良币。大家的耐心很少,期待很高,所有人都在等,等着看豆瓣接下来会弄点什么大杀器出来,化腐朽为神奇。

    但我再说一次,天底下没有一个速成的社群。

    5、浪漫过度

    有人说,豆瓣会以自己的方式来做电子商务,解决盈利难题。

    悬啊。

    社区拓展电子商务,早已有许多成功案例,只需要社区主题与购买主题高度近似即可。问题是豆瓣的书影音主题很难纵向开发消费需求,只好基于日渐扩大的用户规模来发挥长尾效应。将长尾的小店(小站)与用户群(街道)黏合在一起,或许就是α城的产品构想之一,重组用户的终极目的是连通卖家与买家群体。

    这种经营思路高度依赖于街道的活跃,但上面提到过,社群培育的前景堪忧。何况街道本身的规模限制与主题模糊,同时也限制了小店的营销潜力。如果不和街道捆绑,命中率之低使得长尾效应无从体现;如果捆绑在一起,也仅仅是1500个不甚肯定的“潜在消费者”而已,获利空间有限,还不足以吸引商家热情寻找自己的街道并热心经营。以特定的人群趣味为粒度,在商业上的变数太多,最终消费索引的效率只能说是中等(虽然小店植入社群的促销手段更加丰富),必然要求更大规模的人群覆盖——即街道的不断扩容。扩到什么地步,扩到哪一天才能达到可称之为“盈利模式”的地步呢?

    豆瓣是一盆有耐心的网站。它的耐心可能从一开始就默许了α城潜在的风险,但也有可能,因为这种耐心的存在而低估了α城潜在的风险。

    对于目前这个不成型的α城,我的评价是,理想模型下的变形产物。豆瓣过于乐观地看待社群在一片荒凉中的野蛮生长能力,希望凭借豆瓣的产品气质与已有的用户关系,进行无干涉的人群重组。简而言之,这是一次社会性的学术试验。它容易失败的根本之处在于,α城并不是从用户需求上生长出来的,有可能是从设计者的主观幻想上生长出来的,更糟糕的是,在豆瓣的产品架构上α城不存在任何的“不可替代性”,反而处处皆可替代。如果不能输出给力的产品体验,就会被用户快速放弃,但这种给力体验又依赖于优质用户在街道内的活跃……难道不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悖论?

    豆瓣α城最大的对手,赫然便是豆瓣自己。假如,我是说假如,豆瓣忽然取消了小组,取消了小站,取消了同城,只剩下α城作为唯一的公共交流区,逼着用户不得不停留在α城,在这种剧烈动荡之下,用户才有耐心与热情去适应理想化的规则,α城才有机会完成人群重组,否则只是围观一砣意淫罢了。期待从混沌之中自然蓬勃地生长出主题、话题、秩序、文化、社群关系来,难矣。现在连主题聚合人群都算不得成功,遑论其他。没有爱上街道的优质用户纷纷回到了原本的豆瓣生活中,翘首以盼下一个版本更新。这种“不作为”的观望态度决定了α城的命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转载】豆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na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