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解析】
至高至大的德行的形态,应该遵从“道”的意义。
“道”这个物质很难讲得清楚,它是恍恍惚惚、若有若无的。虽然恍恍惚惚,但是其中有某些能够看到的形象;虽然恍恍惚惚,但其中的确存在某些物质。它看似迷离且深不可测,但其中有一些极其微小的气的存在。这些精微的气非常纯真,这些纯真之气是可以相信并验证的。
从当今上溯到远古,它的名字从未泯灭,依据它,才可以更好地审视万物的初始。我是如何了解世间万物最开始的状态的呢?靠的就是这些,也就是一直所讲述的“道”。
【认识及感悟】
其实从第一章开始,老子就提出“道”是宇宙的本源,但究竟“道”是精神还是物质,也无法考证,无从究问。老子将“道”说得无形无实、无状无象、恍恍惚惚,但又确实存在,而世间万物,包括价值观的产生都是“道”孕育的,所以这里说“德”应该遵循“道”。
在我们的生活中,做人做事都有“道”的存在,道德也是一个人的修为和形象,缺德的人就是违背“道”的人,有“德”才是“道”,道德就是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德”必须遵循“道”的依存才能体现出优劣。
“道”的存在看似迷离且深不可测,其实只要遵守自然规律,都是守“道”。不争权夺利,不胆大妄为,接纳所有发生的事情,顺道而为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