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南洋理工大学访学研修已经有三周多的时间,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经历了不一样的学习环境,感受了不同的制度和文化,了解了新加坡创新的教育理念。相信自己的学习收获,今后定当在整理中借鉴,在感悟中内化,让自己的教育思想有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今天我们有幸聆听了刘叔铭教授的精彩讲座。刘教授理论功底扎实,授课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且极具启发性,引导我们纵向比较、横向学习。同时,他旁征博引,亮点纷呈,幽默风趣,在听课之中,大家都凝神聚听,笑声不绝,而后又回味隽永,可以说听刘教授的课是一种享受。

刘叔铭教授印象
刘叔铭教授,祖籍广东潮安,出生于马来西亚,曾先后在台湾、新加坡、澳洲求学,现定居新加坡。他是新加坡知名学者型企业家、一带一路东盟问题专家、新加坡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新加坡生产力与竞争力中心首席顾问、新加坡公共服务学院特聘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铭心变革学院院长、铭心国际集团主席。

刘教授介绍自己的履历:40岁以前的人生定位是企业家,40岁时因为经验的积累而重定位为企业家的老师,45岁以后再定位为政治家的老师,因为影响政府作出正确决策能造福更多的人群,50岁开始,把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的管理理论及实务融汇贯通,提出一套适用于公私部门的管理理论与模型。

读书、思考、旅行是他人生三大乐事。他说, 读书是充电,讲课是放电,旅行是换电池。‘’百闻不如一见‘’,每年他会安排2个月的时间到国外旅行、考察。因为有了一个开阔的眼界,才能上到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做好自己的事业。

刘教授的授课方式与众不同,他熟练的使用ipad教学,图文并茂地讲解授课内容。 上课伊始, 刘教授向我们解读了人口与人才的关系,将人口变为资源,必须将人口变成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通过教育,其次是通过培训。教育是培养人的素质,培训则提高人的技能。所谓素质,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时间的培养才能形成。而培训则属于“终身学习”的范畴,,即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之后,他详细地向我们介绍了新加坡的教育理念及科技与创意教学。

新加坡的教育目标
2006年8月31日,李显龙总理在教师节群众大会上的讲话说:‘’教育是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们最宝贵的礼物。这是对我们未来最关键的投资和使我们在变化的世界中可以生存和繁荣的最有效战略。‘’

1、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国民:于1997年开始推行,代表着新加坡的愿景,即创造一个拥有思考型的忠诚公民的国家,培养人民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
2、创新与企业精神:2003年推行,致力于激发学生教职员的创意和企业精神,作为国家迈向知识型经济体的策略之一。
3、少教多学:教育部从2004年起将重点放在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并培养他们的价值观,为他们在学校环境之外的生活做好准备。
新加坡教育体制从“优良”迈向“卓越”
根据《麦肯锡探讨全球20个教育体制报告》,2015年,新加坡教育素质全球排名第一;前五名分别是新加坡、香港、韩国、日本、台湾。新加坡为提升教育团队的整体素质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比如说,教育部为教师和校长制订了领导教学和教育专家的不同事业跑道;只录取每一批大专毕业生中,最优秀的三分之一加入教师行列;把在籍的教师每年的再教育时间增加到100小时;为学校管理人才制定导师制度。

新加坡教育稳健发展可归功于四个原因,包括在适当的时候针对环境和时代需求做出改变,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有序培育学校管理人才,以及新加坡稳定的政治环境。

新加坡教育的特点
新加坡教育做二件事:它发展个人并教育公民。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育人们如何去谋生活,而是教育人们如何去创造生活。创造生活也就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1) 新加坡一直都很重视发展国民教育,其教育体制从英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中发展而来,既推崇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也致力于培育精英人才。
(2)新加坡的教育体制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与兴趣,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3)在新加坡公务员队伍中,教师占公务员总数的40%左右。
(4)在师资、经费上保障了新加坡公民人人有书读,人人读得起书。
(5)政府推行双语政策(英语、母语),并设立一系列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企业家精神的课程。
(6)双语政策和注重培养创新精神的教育体制使学生们能获得相关的技术和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
(7)跨入21世纪后,新加坡作为一个以知识型经济为发展动力的国家,更把教育视为塑造新加坡美好未来的关键。





为优秀学生提供奖学金
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有一半的得主从事教育行业。最优秀的学生会得到最高荣誉的奖学金:总统奖学金,获奖者成为部长级储备人才。新加坡每年都要在全国高中毕业生中选拔最优秀的毕业生,将他们送到国外一流大学去学习。从世界看世界,从世界看新加坡,从外看内,学生志向可以远大,目光远大,视野开阔。

李显龙在1970时,才18岁,就拿到了总统奖学金,到了2004年担任了国家的总理。由此可见一斑。


刘教授的观点妙语
(一)教育,其实是两个概念,教和育。老师教学生知识,像农夫播下种子,但希望收获的是学生的智慧。但知识如何变为智慧,使用知识非常重要。也就是“知识”+经验=智慧。
(二)如果你不会讲中文,会失去大半个世界;如果你不会讲英语,你只能拥有半个世界。但如果既会英文又懂中文,你就能拥抱整个世界。
(三)美国+中国,够大吗?不够,因为“美中不足”。世界才是最大的。把眼光放在全世界,地球才是我们唯一依靠的地方。
(四)名高必定利低,名低必定利高。教师的价值在于使命感,在于春风化雨,在于桃李满天下。
(五)眼光与才干不同,眼光是与身俱来的,独具慧眼。慧眼能识英雄。
(六)新加坡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我可以毫不迟疑地告诉你:那是因为教育培养了拥有素质良好的人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