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应邀在线上做了几次分享,分享学习心得,分享自己的工作状态,在分享中我不止一次提起《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这部纪录片,短短的六集,用两倍速度看,也就看一部电影的时间,却能了解大量的信息,从内心由衷的感慨和震撼。
我对历史的了解,多数来自于课本所学,还有的是来自影视剧,前者是政治化的视角,后者是戏剧化的表现。真正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其实谁也不知道。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这部纪录片只所以能够打动我,是因为视角的多元话。在介绍人物的时候,不仅有政治形象,还有人物的个人形象,会探讨人物的理想和动机,并且其依据是史书记载和出土秦简,让我很认可。
以前学习到的秦始皇形象是:统一六国,好大喜功,残忍暴虐,所以暴秦二世而亡。通过这部纪录片,让我认识到秦始皇拥有伟大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他想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所以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他认识到统一思想和文化的重要性,做出努力想让山东六国的人都认可他,当得不到改善后,他转而采取极端的措施,颁发【焚书令】,为了抵御北方的匈奴,他下令修建了浩大的军事防御工程——万里长城!
他的郡县制,三公九卿制,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一直到现在,始皇帝的出发和初衷都是好的,错就错在太着急了,毕竟在他之前都是分封割据的局面,在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他对政治,思想,文化,人民都要进行重塑,又想一步到位,所以失败似乎是必然的。
刘邦建立的汉朝继承了秦始皇的政治抱负,以建议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为核心,但是选择了妥协的方式。首先是郡县分封制并存,有了一个过渡期,能安抚那些想要分封的人,后期又设法一步步除掉分封的异性诸侯王,虽然这个过程他且喜且怜,因为诸如韩信、英布这些人都是和他一起打江山的,但和国家的统一比起来,显然国家更重要。后期又通过白马之盟,分封了同性诸侯王。
在经济上他采用了陆贾的【垂衣拱手,无为而治】的方针,让人民休养生息。他死后,其妻子吕后传承了他的理想和抱负,以国为重,在面对匈奴的羞辱时,也忍辱负重。
正是因为有刘邦和吕后,才有了文帝和景帝的文景之治,文帝刘恒继位以后,继续忍让,郡国并行,虽然心里很认可贾谊的《过秦论》,却不得不迫于压力,违背自己的意愿,把贾谊流放到长沙。除此之外,文帝还废除了残酷的肉刑处罚,实行仁政,收服民心。
到景帝刘启,他想有一番作为,在大臣晁错的建议下,开始削藩,却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在“清君侧,诛晁错”的呼声中,他枉杀了晁错,也没能阻止叛乱,幸亏有梁王刘武和将军周亚夫,击败了叛军,才保全了汉朝的冉冉升起。自此,汉朝的内忧被解决。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继位,此时历经几代,汉朝在经济上已经富裕了,但却是一个没有道德和尊严的帝国,半个多世纪的无为而治,让帝国暮气沉沉。汉武帝青睐儒家的大一统思想,他兴办教育,在各地推行儒学,同时实行了【推恩令】,彻底瓦解了诸侯王的势力,对外重用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收复河西走廊军事要地,开通丝绸之路,建立了强盛而统一的帝国。
从公元前221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到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继位,中间经过了80年,而汉武帝在位半个多世纪,前后130多年,汉武帝终于完成了秦始皇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并为后世所延用。
秦始皇的一系列措施前无古人,落下了残忍暴虐的形象,而汉武帝时代,虽然在将近一个世纪里,有前辈祖辈父辈几代人的努力,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也造成了海内虚耗,户口减半的局面,所以历史总是对他们褒贬不一。
历史总是很难评价,是是非非,都是取舍所致,所幸从秦始皇到汉武帝,他们的信念没有改变,他们是人,有思想有情绪,同样他们也是帝王,必须取舍和决断,哪怕为此鞠躬尽瘁,甚至家破人亡,也在所不惜。致敬那样的时代里,有那样一群伟大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