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家之说

佛家之说

作者: 雨润花泽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22:10 被阅读299次

佛家所说的悲,不是慈悲也不是伤悲。而是一个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一场悲剧。只有通过自己的救赎和不断的悔过,才不会酿成大错。人生的透彻感不是因为寒冷和骄热所产生的不适,而是内心淤积了很久却无法释放的某种别倔。佛家的两度,可能就是剃度和超度。一个是身心的脱离,一个是灵魂的空离。都可以让一个人脱离情海。

“看”有很多种解释,心境和意境是两种不同的角度。能看见却可以视而不见,看破却无法看透。看开却无法讲人心撕开。“看”应该是智者的一种心态。对生和死了无牵挂,但对活却有不同的品味对世俗用不同的尺度去看待。很多时候佛意讲的是,对自己可以百般刁难,但对别人却不能遗漏失态。人在被佛感化到一定的程度后,会有不同层次的觉悟。

越是经历沧桑,越能贻笑大方。向前是人求生的一种本能。却无法逃脱得了佛眼。佛家的精髓早就深入到世俗的五脏六腑。一旦脱离了所有的东西都是虚幻的空无。

“看”有时候并不是用肉眼就能看见的,是穿过内心才可以发觉的。在潜意识里就捕捉的到。“命”说的不是一个人的厄运,而是一群人踏上了重复的老路。

佛里讲的无为,不是没有作为。而是没有什么可以为之。当一段路走到了尽头,折返和前行该如何的抉择。这应该就是欲为之又不可违的意思。

修和补是两个对立的事物,很多东西修的来却补不回。捡的来却弃不了。

恕和怒是合二为一的一种心情,是从心中孕育而来,又会在心中溶解而去。应该就是这种自生自灭的两面体。可以看见自己却又摸不着自己的境遇。

人一生都在寻找,可是最后连自己都失去了。在寻找的快乐,和找到后的失落,形成两种不同的反差。种下并不能收果。枯萎并不意味着死亡。这也是佛家常挂在嘴边的哲学。

这个世间,得与失不能两全,只能平衡和协同。所以人应该心中有佛,行时无弗。用一生去修行和感悟它所传达的某种理念,一定会让人受益匪浅。

相关文章

  • 佛家之说

    佛家所说的悲,不是慈悲也不是伤悲。而是一个人的一生本来就是一场悲剧。只有通过自己的救赎和不断的悔过,才不会酿成大错...

  •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

    即: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菩提何来有证果,今日方知我是我。...

  • 死亡也有死亡的意义

    1、 马德的办公室在六十三层。佛家有三千大千世界之说,道家有三生万物之说。三代表和谐,代表包罗万象。马德喜欢3这个...

  • 狮子的吼声

    狮子的吼声振聋发聩,故常被佛家用来譬喻,禅宗也有棒喝之说。作为智慧象征的文殊菩萨,他的坐骑就是一头狮子。人...

  • 币盛汇:7.13午夜点评-比特币居高震荡不下,空军正在备战集结

    币盛汇:7.13午夜点评-比特币居高震荡不下,空军正在备战集结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 说说命运

    中国古典小说里,特别宣扬命运之说。“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一切,似乎在冥冥之中都早有安排。佛家因此劝诫众生:放下屠...

  • 不贪则无敌

    佛家有毒之说:“贪嗔痴”,何谓贪,贪名,贪利,贪感情,都是属于贪婪的范畴,贪是这个世界上最蛊惑人心的欲念。赤条条的...

  •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这是归宗寺的高僧佛印,贴在寺门上,专侯苏东坡的诙谐诗句。 这里有个故事。 佛家有“八风”之说,即利、衰、毁、誉、称...

  • 境界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 是水。 ...

  • 币盛汇:7.15比特币导演市场过山车行情,短暂反弹不改整体空头趋

    币盛汇:7.15比特币导演市场过山车行情,短暂反弹不改整体空头趋势 佛家有人生三重境界之说,即:“看山是山,看水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家之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rm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