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天性》是我在樊登读书会,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樊登老师说他上中学的时候经常被班上的女生“围攻”,说他没有努力过,凭什么学习成绩那么好。他的书都不好意思拿给别人看,因为书本比脸还干净,最多是在老师布置作业的地方打个勾。高三毕业时,全套“新书”可以留作纪念。
那为什么学习成绩还这么好呢?樊登老师道出了秘笈:“ 我不相信自己有什么天赋,但我特别爱考试,没有测验的时候,我就和同学互相出题考着玩。每次大考之前,我不会一遍一遍地看书、看笔记,而是拿出一张大纸,靠自己的回忆把这学期学习的公式、重点、单词、生字、诗词都默写一遍。每门课用一张纸。遇到想不起来的,就使劲想一会儿。最后才查书,补充完善这学期的知识图谱。这样一来,上考场的时候就不会遇到特别意外的题目了。我忘记了这个方法是我自己发明的,还是我爸爸教给我的,总之有效。直到今天,我讲每一本书也只是看一遍,我就不不管了,等半个月后我要准备讲的时候再拿出一张白纸画脑图……”
听樊登老师讲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原来以前在学习上做了那么多的无用功,难怪现在都忘光了,真正的学习是要经历回忆的痛苦的,我也想起了以前,每次大考考完回去的路上,和同学凭借回忆,激烈的讨论考试当中遇到的难题,然后回去再翻课本,查看相关的知识点,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这个知识点就会被记得特别清晰。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我终于明白,这个叫“检索”的过程,让人记住知识,最好的办法就是考他一次。
学习的时候不断的在书上画线这是学习的误区之一,这会让你产生已经记住的错觉,还有一个学习的误区是,用一大段时间重复的练习相同的内容,而是要有间隔地重复关键概念,穿插的学习效果更好。
后期,我将把书中的方法实践起来,检验这些学习方法的实际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