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长,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用户规模、企业收入等诸多数字不时地折磨着公司上上下下的人心。
不过,在任何维度,如果仅用数字来作为一家企业的增长指标,那么,从逻辑上来看,没有一家公司能够持续增长,因为市场的容量是有限的。
但是,如果换一个模型呢? 就是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把培养人、提升人、成就人来作为增长的逻辑,这靠谱吗?
原先的企业只是资源整合的平台,现在变为素养养成的平台;原先的企业就是一座工厂,现在更像一个农庄;原先的企业是一个利润机器,现在要更像一座学校。
你可能会问,一个企业如果只专注去培养人,那业绩怎么办?企业生存怎么办?
这里,我们需要另外一个观察点,才能看清这套策略的全貌。这个观察点就是:企业的使命。
正所谓企业的使命,就是一家企业对自己是“干什么的”这个问题的认知。
1
一家注重务虚比务实更加重要的公司,凭什么创造了增长的神话?
有组数据会让你大跌眼镜:电影业巨头迪士尼只有12位导演,但是它去年总收入90亿美金。
这个业绩说明这家公司增长的逻辑显然非同一般。
迪士尼创立的时候,还是好莱坞一家边缘公司。几十年格局演化之后,他已经成了好莱坞首屈一指的公司,把第二、第三名甩很远。
是竞争的胜利吗?
还真不是,大家都知道,它是拍动画片的,早年间和谁都竞争不着。 在电影业起起伏伏的几十年历史里,迪士尼有着诸多纵横交错的发展轨迹,但是有一个原则一以贯之到今天,那就是它对自己公司定义的方式。
一个公司该怎么定义自己呢?
比如互联网公司、电影公司,这是用技术特征来定义自己。比如说家电公司、游戏公司,这是用产品定义自己。大家好像都是这么定义的。但是,迪士尼偏偏不一样。
在迪士尼的大楼总部里,有这样一幅宣传画:“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是生产快乐的”。迪士尼的文化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词,叫Family-Friendly。中文字面意思是:家庭友好型的。把这一句话和一个词,合起来就是迪士尼对于自己使命的定义:干什么的?制造快乐的。制造什么类型的快乐呢?家庭友好型的。 那问题来了,仅仅是这个对公司使命的定义方式,就能是一个长期策略?还能指导它一路成功?当然,不服气地话,我们就来推演一下。
如果迪士尼把自己当做一家电影公司,而不是制造快乐的公司,那么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电影公司,当然是什么题材赚钱就拍什么电影,什么方式利润高就用什么方式干活,那结果会如何呢?
这个问题首先得要从理解迪士尼现在美国电影界的地位开始说起。
曾经的好莱坞是八大电影公司争奇斗艳,迪士尼总是被最后一个提到。因为迪士尼拍的是动画片,是边缘市场,针对是的小众群体。 但是,到今天来看呢?目前好莱坞的格局是这样的,八大中,联美和米高梅早就因为经营不善,被卖掉了。20世纪福克斯影业也被迪士尼收购了。八大公司只剩下五大。 这五大当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迪士尼,2018年的票房是90多亿美金。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是环球和华纳兄弟,票房大概是60亿和40亿。最后两位,索尼和派拉蒙,全年票房只有十来二十亿美金。这个山顶位置只有迪士尼一家,第二、三名已经滑倒了腰部位置,最后两家已经基本上掉入山底下。
2
最气人的是:实打实干业务的公司竟然都没有好下场,这公平吗?
在这个格局变化里面,真正有意思的是揭示其他几家是怎么滑落的?
那个时代的电影公司很像我们今天熟悉的制造业,自己占有资源,养成资源,并承担相关的成本和风险。 但是,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情况就变了。电视业的冲击,各种劳工协会的罢工,电明星身价的水涨船高。逼得电影公司老板算账,干嘛自己占有这些资源呢?剥离,都剥离。那个时候就开始把摄影棚、道具、服装等辅助性的部门都卖掉,把明星、制作团队都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这下轻松了,电影公司变成了轻资产公司,甚至有的电影公司,旗下最庞大的团队不是制作人员也不是明星、导演、编剧,竟然是会计。
现在的电影公司,如果发现了一个好项目,会怎么做呢? 先精打细算一番,看看值不值得投资,然后把各个工种外包,用一次性的合同建立一支临时的摄制组,电影拍完,就地解散。 这么干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电影公司的资产变轻了,资源池变大了,全世界都是我的资源嘛,电影公司只需要发起项目,拼接资源就可以赚钱了。至于其中,培养演员导演和编剧的成本,还有相关的各种风险,都甩到外部去了,怎么算账,对公司的增长都是有好处的。
但是这么干,也有一样坏处,就是公司没有核心能力了,或者说,核心能力的壁垒没有了。轻资产的大电影公司,手里只剩下投资、发行两条业务线,已经越来越像华尔街的风险投资公司,干着攒局、销售的活儿。
这么搞下去,围绕电影产业,就会形成一个资源配置方式。但是请注意,这个配置方式,是有时代局限性的。
比如,这100年来的电影公司,没有不重视院线发行的。大家都在院线上压上了重兵,积累了经验。这本来是一件好事。 但是,互联网一来,影视剧发行的重地开始转到了网上,像奈飞、亚马逊、苹果这样的科技公司突然杀入这个领域,电影院一下子变得就没有这么重要了。所以如果你按照一家电影公司的方式来配置自己的资源,这艘沉重的巨轮就很难掉头应对了。
这个时候你再回头来看迪士尼,拍动画片的,现在反而成了好莱坞第一的电影公司,还把第二、第三甩得那么远。究其原因,不就是他们没有把自己该干的活外包出去,他没有把自己变成一个轻资产、攒局的公司。而且上面提到的12位导演全部是自己的员工,都是从基层员工培养起来的。没有一个是外面挖的。
3
愿景、使命、价值观:创业路上的指南针
再来看迪士尼对自己使命的定义,我是“提供家庭友好型的快乐的公司”。听着有点虚,但是这个使命的定义一旦落地,这就产生三个效应:
第一, 这个需求是人类永恒的需求。只要人类存续,家庭就在,一家子不管是围着火塘,还是围着屏幕,一起享受快乐的场景就永远在。 围绕一个永久存在的需求,一个不担心它消失的需求,一个不断积累自己能力的公司,当然就能活下去,甚至越活越好。
第二, 因为有了这个“家庭友好型的快乐”的边界,迪士尼就永远不会冲撞人类社会的伦理底线。 有些快乐,我们成年人独自享用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能和孩子在一起。重视孩子这个因素的限定,留下来的,就一定是那些人类文明最主流的快乐方式。这个边界不仅保证了迪士尼的市场永远在,也确保迪士尼不管怎么发展,都没有内容上的风险。它和社会不冲撞。
第三, 因为迪士尼不把自己看成是一家动画片公司,甚至是电影公司,那么围绕“家庭友好型快乐”的所有产业,它都会无障碍地去延伸和布局。
比如,上个世纪50年代,还是电影业最后的黄金时代,当其他电影公司都在忙着赚钱,干熟门熟路的电影的时候,迪士尼开始开办主题乐园。 外部的什么技术变革,什么竞争格局,都干扰不了它对自己的认知。他要咬定“合家欢”“家庭友好型快乐”这个人类社会永远会有的需求,一刻不停地往深里挖,往高处积累。只要这个需求在,有什么技术就用什么技术,有什么市场空间,就占什么市场空间。迪士尼所有的选择都变得那么清晰、高效、可积累。
不要小看这三个词,这就是在人类永恒需求中清晰定义自己,给自己画出一块地盘的战略价值。你想想看,一家公司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在惊涛骇浪的市场中,如果所有的选择都有这样清晰、高效、可积累的选择,相当于手里有个指南针,想不成功都难啊。
4
创业要务实还是务虚,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在夸奖了迪士尼之后,这套策略可以换到其他领域中用吗?当然可以。
比如运用到创业领域。
从市场的逻辑来讲,创业是一场幸存者的游戏,所以创业伊始,你就必须开足马力先把市场业绩做出来,让自个和你一道同行的弟兄有饭吃,解决生存问题。这是务实。
从增长的逻辑来讲,创业之初是市场的业绩重要还是愿景、使命、价值观重要,恐怕多数人还会说业绩相对而言比较重要。但是,从迪士尼的发展史来看,显然,“使命”要高于一切。
创业要务实还是务虚,显然不是一个选择题,也不是一个先后顺序问题。
在当下互联网创业的大潮中,你必须双管齐下,兼而有之,即短期的增长靠业绩,长期的或者说可持续增长要依靠“使命”。关键点在于:公司要想长久,得学会用使命定义自己。
能把这个问题想明白的创业者算得上是高手。
以笔者多年来对互联网增长领域的观察,这些高手毕竟是少数,而中国最大的社群平台——社群空间站的106位联合创始人可以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所幸笔者(加V:CSSdkh)也是其中一员。
2018年8月,由创始人狼师爷发起的社群空间站,在短短半年的时间获得了25万+的会员资源和近300万+的圈外影响力,6000多名站长超级群主十分给力的运营管理各个垂直领域和地方社群,我们在社群这个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系统。 我们将通过第二阶段的社群招商爆破和全心物种APP的上线,用这套社群的工具和方法,帮助更多的实体商家及连锁企业,让他们在短期内实现业绩翻倍……
社群空间站,从2018年9月启动,3个人,开始搭建社群矩阵逻辑框架,借用3个微信号…… 至2019年1月精准数据显示:
①招募大咖汇付费会员:38862人
②招募全国城市站长:2672人
③招募全国城市合伙人:169人
至2019年7月13日精准数据显示:
①招募大咖汇付费会员:263568人
②招募全国城市站长:10086人
③招募全国城市合伙人:876人
④流量池:264万人(会员级别)
目前,在社群领域,全网线上排名第一!
能取得这样一个牛逼的业绩,当然离不开106位联合创始人的“发心”:为什么我们从来不说自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也不说自己是一家培训公司,更不承认我们是什么知识付费公司?而要反复强调我们是一家服务企业的社群组织。道理就在这。
这不是咬文嚼字。互联网、培训、知识付费,甚至刚刚上线的App都是工具,它不能定义一家公司的使命。 而服务企业的社群机构就不一样了。无论什么时候,企业都需要更高效率的精准流量。这才是一块永恒的田园,谁在上面坚持耕种,谁就拥有这块土地,谁才可能在它的上面展开一个漫长的可积累的养成游戏。
记得有一次与创始人徐志果聊天,他感叹地说道:7000万家中小企业,哪怕只服务其中1%,恐怕咱们这一辈子也服务不完呀!(加VX:CSSdkh)
(作者:董嘉诚,首席增长官,社群空间站联创股东,本土化增长黑客践行者。爱好写作,喜欢旅行,擅长奇思妙想。个人价值观:后喻时代,欣赏80后,仰望90后,崇拜努力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