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仞月
12月20日下午获知自己考试通过,就想着写些什么,主要是复习的过程蛮有感触。这次复习时间很是紧凑,从自己开始真正决定去考试开始认真复习,已是十一长假的最后一天,整个复习过程只有7天。正是这7天中,要看两本各四五百页的书,还有一些初级的知识,复习强度可想而知。虽然此次通过的是“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但考试过程中的经验在其他应试考试中也可借鉴。
一、重点知识重点复习
人的记忆是有规律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可能大家并不熟悉,简单来说就是一本书,最容易被记住的是一开始和最后所看的内容,而由于前后的双重影响,最不容易记住的便是中间看的内容。如果曾按ABC顺序背过英语词汇书的小伙伴肯定深有感触,记忆最深的便是A打头的单词。
那么这条规律对复习有什么帮助呢?应试考试大多考的是书上的内容,而且每年考试的重点内容和重点章节也是相对固定的,特别是出版考试,大纲中明确以“掌握”“熟悉”“了解”划分了不同层次,另外,像基础中的第一章“出版概论”、第四章“出版行政管理”、第七章“著作权知识”,近几年考题比例高达30%~40%。既然明确了考试重点,为了更有效的提高对这些内容在考试过程中的记忆,可以考虑在整个复习阶段的前后复习,最好是放在前面复习更稳妥,以防突发状况打乱后面的复习计划和节奏。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最忌讳的便是按章节顺序来复习。
另外,如果我们只是看最后的考试成绩,觉得要把书从头到尾看完才能通过,就会感觉遥遥无期,任务繁重。如果是复习周期长,这也未尝不可,但在较短的复习时间内,一本书从头到尾的压力会让人放弃考试。而在重点知识先复习的过程中,可利用已经复习的各章节在之前考试中的比例来及时反馈,激励自己。比如有些章节占比30%40%,看完之后,就像自己已经得到3040分,把占比70%~80%的三四个重点章节看完,就像自己至少能得60分似的,看书也是越来越有劲头。
二、难点怎么办?
出版考试中集重点、难点于一身的便是书刊印制中的计算大题,甚至有考过的前辈说“得计算题分,得考试”。也正是这部分,让我一开始甚至一度准备放弃考试。犹记考试报完名还有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想着先把这重难点攻下来,结果······我被它攻下了,举了白旗,弃书而去。
重新拾起书时已是考前7天,想到原来考试时遇到不会的,我总是先跳过,所以决定把这部分放在后面复习(我是周日考试,周五复习的计算题)。其实我挺喜欢数学的,但一开始由于过于自信乐观,看完那部分之后深受打击。后来,再次复习时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看不明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其中涉及的概念不清楚,从而导致逻辑比较混乱。比如令、方、定量、令重、晒版等,这些之前从未听过,那短时间记住这些需要靠理解,特别是各个概念间关系要整清楚。再者就是记公式,当然在熟悉理解各概念之后,公式的记忆也就容易些了。我是在纸上一步步理清各公式,就像个作文模板似的,之后再利用真题中的数字去试验加强记忆,考试时先写上公式带入数字得出结果。当然,考试时写上公式哪怕结果错误也是有分的,千万别留空。
当然,这部分对于那些数学很好的小伙伴,可以自动略过。还有那些作文写作很好的小伙伴也可以忽略,因为考试时可以选择其他。但综合来说,计算相较写作,花费时间要短,答对之后得分更稳定。总之,对于计算,一句话献给大家:“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三、及时巩固,劳逸结合
上面说到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现在不得不提另一个重要的记忆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而言之,就是你看过的内容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忘记,然后慢慢趋于稳定,这条规律形象展示了及时巩固的重要性。因而,如果只是看一遍书,那到考试当天,可能记住的也就只有考前一两天看的内容了,记忆好的除外。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jpg那如何利用好七天,做到及时巩固呢?由于一开始我们就强调了重点内容重点复习,重点内容一开始就复习,所以重点内容是我们最需及时巩固的部分,也是花费时间最不心疼的。七天里,我每天白天上班工作之余看PPT资料,晚上对着书把重点部分在书上再勾画一遍,算是巩固了,两遍下来虽然还是记忆不太清晰,但7天的记忆间距还是可以扛得住的。
另外,在复习之前也看过一些攻略,有考过的小伙伴提醒:考前一天切勿做题,容易扰乱情绪。我觉得很有道理,加之我也没有时间做题,所以考前一天我把之前看的重点翻了一翻,看了些可能会涉及到的初级的一些知识点,背背计算公式,尽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心态。
四、复习资料
七天,你还指望我能看多少内容,中级两本书最后都没看完,不过大部分的重点还是认真的看了。看书、看书、看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考试内容都在书上。
七天复习资料:PPT复习材料,中级考试两本书、考试大纲、以及真题试卷的部分内容(编辑加工题、校对题、计算题)、初级两本书中翻看了几个知识点(装帧、校对符号)
另,准备用这些方法试试其他考试,如果有更好应试方法的小伙伴欢迎随时交流。不过,更希望大家能学有所获,学到的知识不仅仅是应付了考试,更能带来一些思考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