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盗火者,燎原人 ——《盗火者》有感

盗火者,燎原人 ——《盗火者》有感

作者: 素手执笔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00:03 被阅读90次

    盗火者——相传古希腊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不惜承受众神之父宙斯的残忍惩罚,盗取火种带到人间,为人间带来光明。然也,中国教育既已有盗火者,星星之火,尚且燎原,“何妨吟啸且徐行”,谁怕身为燎原人!

    咬文嚼字,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的事物,寻章摘句的人。这个词一般被人认为是一个贬义词,但朱光潜先生就曾经写过一篇随笔散文《咬文嚼字》。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无独有偶,今天也有那么一批人,致力于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找茬”,他们回到民国,向老课本汲取言语的力量和人性的美丽。当代大学生,没有谁还未学过小学语文课本,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回过头发现语文课本中的“茬”,很少有人提出自己的质疑,我们似乎都被现代的应试教育固定了思想,我们就这样理所当然的认为:课本,都是对的。在高考前期,我们做着不同资料上的题,却被老师告知了一个观点:一切以课本为主。课本,似乎如同三四百年前西方国家所敬仰的《圣经》:神的话语,真是没有一句不带着能力,没有一句要徒然返回的。多么可悲!可笑!可叹!我们忘了,人,是会思考的,我们不应该对质疑保持沉默。

    小学语文,是我们人生中较早接触的东西。中国的文字、语言、以及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无不是充满着神秘、辉煌以及魅力。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因身为龙的传人而自豪,泱泱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但又为何在小学语文课本上,在一个幼儿对文字文化充满好奇心的时刻,记录编写一些似乎不切实际,不符合儿童成长观念的东西呢?去规定好一个唯一的答案呢?儿童的世界,充满着快乐,天真,活泼,游戏,人性的真善美……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让未来的花朵,像被人雕刻的艺术品一样,固定了他的灵魂与思想。他们需要的不是一板一眼的教授知识,她们需要的是用心去感知世界的美丽,人性的光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每一个人的思想不一样,语文就没有答案的唯一,教育的方法就没有死板的单一方式。

    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我本就和儿童的世界紧密联系,我本就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我本就应该自觉的为儿童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我也不想要孩子们都有一个唯一的思想,不想用我自己的思想去禁锢他们。人们都说踏出去的第一步,是艰难的,但当有一个普罗米修斯,有一群盗火者,为你打开了那扇门,为你踏出了第一步,剩下的路,你愿意去走吗?你愿意去做一名传递美的人么?你愿意成为一名燎原人么?我想,我愿意。那么,你呢?

    当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马小平老师,燃烧自己的生命,照亮他的人文讲堂时,你愿意成为下一个他么?你愿意与一批人一起找回人的尊严,找回教育的尊严吗?你愿意在十年后、几十年后,能自豪对自己的孩子或者孙子说一句:你的语文课本曾经有我的功劳吗?已经有了那样的一批人成为了普罗米修斯,你还愿意沉默吗?面对教育,面对未来,你愿意保持缄默么?我们每个人似乎都适应了听,这确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听的同时,是要主动去说,去做的,而非守株待兔,一味的依赖别人。生而为人,是幸运的,是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的,我们的国家、社会,不需要麻木的没有自己思想的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敢于探索,敢于说“不”的人,一个敢于大胆创新的人。只有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才会找到最适合国人的,最有利于国家的体制。当70年代的样板戏已经不适用于当代社会时,邓小平盗取了“改革开放”的火种遍布神州大地,当应试教育被人们怀疑时,谁又将成为下一个普罗米修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努力踏出第一步固然重要,但没有计划,只凭一股蛮劲的向前冲的改革只会有唯一的结局——失败。

    卢梭曾这样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万物皆有时。大自然的花草鸟鱼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揠苗助长的最后结局只能是禾苗的枯死,而非快速成长。揠苗助长是我们从小就学到的成语故事,但为何在长大之后,家长们却要将揠苗助长这一“精神”强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强加在祖国美丽娇弱的花朵身上。幸运的是,有那么一群人主张还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主张不能让孩子的童年留下心灵上的阴影。华德福教育,一种离开体制的教育,一种为生活准备的教育。他们认为,孩子的童年,该是在快乐与欢笑中度过的。但也有人会说,纯粹欢笑的童年培养出来的不是温室里的花朵吗?诚然,孩子需要自己去经历一些挫折才会在风雨的洗礼下成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作为父母,作为成年人,你有权利去剥夺孩子玩耍的天性。儿童视角的缺失,也是快乐的缺失。我们不能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去规定,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教育,儿童本身就是一个主动体,作为成年人能做的,只能是引导,是陪伴,是为孩子挡住那些不应该她们这个年纪承受的风雨。我心疼那些孩子,为了自己的学业逼着自己一遍又一遍的抄写着无意义的课本。离开了体制,跟随着孩子,你会发现另外一片孩子的天地,那里才是真正的教育。而不是像一个监狱困住了欲出墙的红杏。

    有一条似乎难以攀登的天梯,只能用自己的知识去改变命运。天梯的上头,叫做城里人,天梯的下头,叫做农村人。在这里,城市和农村是相对而言的。城市里也有着等级的分化,农村里的县城学校总要比镇上的学校要优秀。城里人,似乎永远在上头,垄断了优质的师资力量和生源。而农村人,面对现实,有太多的人厌恶学习,讨厌学校,他们哭诉着,对自己的父母说:“爸,妈,我不想读书了,我宁愿去打工。”是他们不上进,不努力么?没有谁愿意放弃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教室,转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田间,和烈日暴雨作斗争。没有谁愿意放弃美好的未来,转向一个一生靠体力劳动获取报酬的职业。但是,教室真的宽敞么?路真的好走吗?小小的脚印,一步一步。每天妈妈五点多起来为你做饭,每天眨着睡眼迷蒙的眼睛吃饭,踩着泥泞路艰难向学校走去,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去学校听着走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的代课教师的课,去抄写着毫无意义的十遍,五十遍。他们是机器么?不!他们也会累,他们也是孩子,他们也想要放弃。

    有人说,农村在改变,国家在重点改善农村教育,大学在扩招。但是,没有经历过农村生活或是不在意农村教育问题的人,永远没办法知道在改革下出现的问题。

    蚁族,他们游走在城市边缘,他们空有大学的学历,却没办法谋生。不,他们必须谋生,因为家里人还在期待,还在高兴。因为当他们被一所二流三流大学录取时,爸妈的眼中含的泪水是喜悦的,因为他们大学每年一两万的学费,是爸爸一个人在外加了无数个夜班挣的。所以,他们必须拼搏,他们必须在大城市的地下室漂泊,居无定所。我们深思,那些改善农村教育改革,又是否从源头上解决了教育不公的问题呢?在我看来,从哪里跌倒的,就需要从哪里站起来。欲温暖世界,必先擦亮一根火柴,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农村的问题,更多的需要从农村抓起。真正改变了乡村教育,才有可能改变一个人,一所学校,一座城。也一定会有人,愿意回去改变更多的乡村。

    教育正在改革,我们每个人欣喜。但有人思考过,当我们从幼儿园的改革,到小学语文课本的“纠错”“找茬”,如果当孩子们在改革后的世界里快乐成长后,他们又怎么去面对初中、高中的应试教育?教育的资金投入在增多,是中国教育的发展进步。但随之而来的,总会是更多的问题,这也就需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走下去。加油!中国!加油!少年!

    体制教育之痛,应试教育的无奈,使我们不得不去适应着这种规则,我们相视一笑,露出苦涩无奈的笑容。作为学生,不仅是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有教育体制下的压抑,也有官本位下学术的腐败,我们或是漠不关心,或是无奈接受。因为你不敢去反抗,因为你没有当年五四运动一大批学生的朝气蓬勃,我们麻木了十多年,我们只是在内心深处懦弱的抒发着自己的不满。还记得战国七雄么?只有纷争才会有统一,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才能为中国教育挣开阴霾,争出一片晴朗的天空!

    不少人在大学迷茫困惑,在大学冷漠徘徊,12年的应试教育将他们塑造好了形状,严峻的就业形势压抑着他们的快乐。他们只能麻木着,不停的机械的学着,他们只能在课堂上听着毫无波澜的讲课,他们只能在期末疯狂的背着一本本书。我们无奈,我们也无能为力。我不禁问自己,中国到底有没有一所学校,仅仅是一所高校,学生可以与学校对抗?学生会高于学校领导的学校?当这样的一所学校出现,学生们还会那样死气沉沉吗?或许,在几十年后,在百年后,我期待这样的一所学校出现,也期待自己以后可以在这样的一所学校里,期待自己可以做第一人。在国民教育满足的情况下,我期待在以后可以有一所可以在家上学的学校,我期待可以有更多的,各式各样的学校出现,我期待中国教育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期待有更多的盗火者,更多的燎原人!

    诚然,一些大学在进行着大刀阔斧的改革:校长负责制,去“行政化”,学生自主课堂。但那样生机勃勃的画面,却似乎并未得到普及。或许也有老师想要让课堂“活”起来,但经历了十二年应试教育,在自己思想深处依旧僵化死板、被动接受的学子又愿意“活”起来么?

    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人迎战,有人妥协,有人逃离……那么,你又是哪一种人呢?做一名盗火者,做一名燎原人,需要的不仅仅是普罗米修斯,不仅仅是更多的马小平老师,不仅仅是中国教育者的事情,更是每一名受教育者的责任,更是每一名公民的责任。既然我们在迷茫,在不满,在呼吁,我们就不能够做一名普通的看客,一名起哄的人。我们的公民意识,我们的责任意识,我们自己的思想,不允许、不赞同我们退缩。你是年少轻狂关于未来最美的梦,是繁星里最耀眼的那一颗,是一名“大写的人”,是一名中国人,你生命的骄傲不允许你做懦弱的人,无论你是受教育者,还是教育者,是专家学者,还是普通父母,你都有一份责任对自己的所发现的不赞同发表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行动。如果你害怕做第一名盗火者,就努力做一名燎原之人。星星之火,可燎原。

    但当你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成为一名盗火者,不愿意去做一名燎原人时,我想,阅读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报。一个喜欢阅读的人,你无法挡住他前进的步伐,因为他的思想是充实的,他在精神的世界里遨游,思考。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无论能力大小,鼓起勇气做一名盗火者、燎原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相关文章

  • 盗火者,燎原人 ——《盗火者》有感

    盗火者——相传古希腊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不惜承受众神之父宙斯的残忍惩罚,盗取火种带到人间,为人间...

  • 《盗火者》

    昨天在室友那儿拷电影资源,拷好还给她的时候,她推荐了这个纪录片给我。本来我也在纠结要不要拿回去重拷,毕竟对于我这样...

  • 盗火者

    就让我 匍匐在地上 抓一把泥土 混着石子和杂草 祭奠向着过去发芽的 稻香 傍晚有流星划过 一颗倒转 两颗坠落 神明...

  • 盗火者

    早知道 就不该心血来潮 日常一般路过就好 偷了东西 也不是为了虚妄的理由 只是无聊 可是 因为那些人 因为他们笑嘻...

  • 盗火者

    看到“第一批”小学教育批判的推动建设者,最感动的是他们对教材的质疑和实质行动,敢于跳出体制并为一个体制外的呼吁奔走...

  • 盗火者

    众多科目中,对我来说,最喜欢的也差不多是语文,我一直觉得语文是一门能带给快乐的学问,我能了解历史,也能透过学习了解...

  • 盗火者

    永远不要失去梦想与希望,那本身就是一种信仰。 从小我们就像被囚禁在玻璃器皿中,没有太多余地转身,只能默...

  • 盗火者

    2014年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纵横中国教育时空,跨越3万公里,走访18个省市,采访众多的第一线教师、...

  • 盗火者

    迟到一分钟被拒考 寻千般缘由,信息单方面透明,被公正所困。迟到少许,若等时对待,守时者愕然,若夺其剩余...

  • 盗火

    传说 守护天火钥匙的人 都成了盗火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盗火者,燎原人 ——《盗火者》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zk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