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
关于读书的那些事儿
今年到现在一共看了22本书,预计今年还会再读50本。以后我的日子就是上午读书,下午写作(每天不少于1000字),其余时间学习、积累渠道等。(此处心中犹如一万朵鲜花怒放舞蹈,蜜蜂蝴蝶等昆虫也举起小喇叭滴答滴答吹起来祝贺。哈哈。)
家里一共有三个大书柜,现在纸质书差不多已经放了一半。京东、当当做活动时,有满减券,大部分书都可以一本均价30元拿到。就算你买100本也才3000元,所以读书的金钱成本是很低的,一年也就几千元。我看书一般都优选纸质书。但是纸质书有个天然的缺陷,就是占地方!一屋子书没有多贵,但是放书的屋子贵呀,像在北京,一个单独的小书房就按10平米算吧,一平米按8万的均价,那么这一屋子书其实是80万的成本!这也是很多租房的年轻人不愿意多买纸质书的原因,一到搬家的时候,那可真是“对眼愁”!
现在电纸书的技术已经很纯熟,像大家耳熟能详的kindle就是很多读书人的心头之爱。我买过好几个,但是最终还是优选纸质书来看。一是因为从小养成的习惯,二是电纸书有很多优点,但是唯一让我觉得不方便的就是不能翻书。像纸质书,你一秒钟就可以翻到你想看的那页,还可以前后对照着翻看。
还有就是推荐大家使用微信读书。首先,这个app看书可以免费,只要你每天登陆、答题、互动、参加读书小组等就可以持续获得会员天数,整个库里的书都可以看;其次,微信读书里的书我认为还是非常全的,我用了大半年了,找书库里没有的情况不多;再次,图片比较多的书、漫画书等用平板看,效果很好;最后,微信读书里你可以和书友互动,有一定的社交功能,里面也有很多文章,读书的时候可以和大家互动。
说到我最喜欢的作家,我脑子里飞出几个名字,要说最最喜欢的,我想应该是张宏杰老师。首先我非常喜欢历史,所有书的类型里面,可以说最爱的就是历史了。但是历史这个东西,很多作家的书实在是不敢恭维。有的书虽然对历史事件写得非常具体生动,但是文笔一般,这样读起来好像在看三流小说一样;有的虽然严格根据史实撰写,但行文呆板,好像在陈述什么年表一样,让读者失去阅读兴趣。张宏杰老师的书是既按照史实撰写又具有文采,阅读的时候,能感受到历史的那份厚重与神秘,又能享受到文学的魅力,真的是极致的体验。《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是张宏杰老师的代表作,推荐大家阅读。
另外张宏杰老师的成名经历也很有意思,篇幅有限不再这里赘述了,建议大家查阅看看。
黎戈、魏小河、李静睿、吴钩、江弱水、张二冬、村上春树、东野圭吾、三岛由纪夫、梅·萨藤、刘勃、张悦然……这是我最近看的比较多的作家,我也非常喜欢他们。他们的灵魂那么有趣独特——不是他们写出了有趣独特的作品,而是他们本来就是这么有趣独特的人,才有这么有趣独特的作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