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是孩子。而中国人口的特殊性,孩子成了两代人,乃至三家人的宝。他们在宠爱中长大,本应自己应做的事,往往都由家长代劳,导致孩子都动手能力非常差。
而等孩子长大了,上了大学,家长们又开始抱怨孩子什么都不会,连自己的房间都舍不得收拾一下,每次推开孩子的卧室门,总是被里面乱糟糟的场景弄得心力憔悴,于是开始指责,批评,最可怕的是喋喋不休第讲道理。
东汉名家陈蕃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现在的小孩学习了太多的文化知识,却弱化了动手能力。其实,当我们批评孩子不收拾房间,什么都不会做时,我们是否考虑过,孩子为什么不愿意清扫?
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影子,其实不是她不清扫,而是我们在她小时候遏制了她想清扫的机会。我们总是担心她做的不好,做得慢,给自己添乱,于是我们习惯了代劳。如此,孩子不仅没有了感恩之心,反而觉得这都不是她该做得。
只是有些家长不懂,她以为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只是事与愿违,孩子不做家务的思想已经形成,她怎能按照家长们的想法迅速的成长。
我有一位老朋友,早年在以色列家庭做住家保姆,谈起家庭教育,她给我们讲了以色列家庭的教育。这个家庭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女人七年之内完成生育任务。6个孩子的年龄一字排开最大的5岁,最小的几个月。
先说吃饭: 以色列家庭没有喂饭的习惯,几个孩子自己吃自己的,那个最小的孩子,把食物蹭到脸上,笨笨的,但身边的母亲仿佛没看到。保姆刚想去帮忙,被孩子妈妈制止了,允许孩子做自己,这是这个以色列家庭的育儿方式。
分享自己的玩具:以色列父母给孩子们每人准备一个柜子,柜子里是每人不同的玩具。孩子们已经养成玩具分类的习惯,当需要把玩具送回时,他们会整齐划一的在把玩具放回去,母亲从来也不会管他们到底放没放好。
这里只是截取了孩子的两点小习惯,就让我们能体会到母亲的辛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