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安得浮生半日闲

安得浮生半日闲

作者: 皮皮的渔 | 来源:发表于2020-08-27 15:49 被阅读0次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唐.李涉

          这个忙碌的暑假,就像是干涸的海绵,积蓄着满水的能量,全力吸收着可以接触到的内容。身体、情绪、内心力量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达到了螺旋上升的阶段。神奇的,玄妙的,深刻的,痛苦的,轻松的,懵懂半知的,想要通过这份记录和梳理来细细体悟。于繁杂中求得一份明了,于喧嚣中求得一份安宁,在这忙里偷闲的工作日下午,突然想起唐代诗人李涉的这首《题鹤林寺僧舍》,以此为题,记录我在《传统文化与人生智慧研修营》中的一点点感悟。

        一、关于“静”

        常说静能生慧。

      《大学》里讲知、止、定、静、安、虑、得;

        佛家讲:戒、定、慧

        道家讲:道静、虚空、守中

          习惯了日常的来去匆匆,习惯了头脑不停的运转,被各种想法和资讯充斥,害怕那偶尔的孤单和无所事事。你是否有一刻能够体会身松,心静,脑空。是否能够安驻在那份无聊和孤单中,感受它,感知它。忘却那份想要做点什么(doing)、有点什么(having)的冲动和欲望,这是“无为",这是静的开始,感受身体的感受,感受那份能量在身体的流转,感受那份情绪的转化。

            如何做到静定,如何修养心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圣先贤有着很高的智慧和方法。

          道法三千六百门,人人各执一条根

          谁知些子玄缴处,不在三千六百门

         

          静中静的状态

          1、觉察:觉察自己的状态,周围环境,觉察他人
          2、放松,身体放松,有弹性

          3、不评判(没有第二念)

          4、对第二念不认同,不跟随

          动中静    1、在一个动作中没有多余的想法,多余的动作

          练习静坐的方法:

    练习静坐的方法

    1、锁三宫

    2、数呼

    3、凝神入炁穴

      生命力=炁+水谷之气+呼吸之气

    4、七轮静心

        在练习静坐的过程中重点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呼吸深浅、心理感受,通过静坐内观更持久的待在感受里。

    静坐经历的阶段有九个:

    1.去病反应

    2.十六种动触

    3.静定(初禅)

    9.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十六动触

          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做不到一直待在感受里,会有思绪纷飞,会不自觉的被大脑里的想法带走,所以需要入、驻、出的多次管理,入境,驻守,出境,随时觉察,随时回来,不跟随,不评判。

          慧能没伎俩  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  菩提作幺长

        入 驻 出 

    有寻(察觉、找)有你伺(等待)

    无寻唯伺

    无寻无伺

         

    静定可以达到的效果:情感承受力,情感交流力,情感复原力

         

        二、关于“思维模式”

            第一次在课堂上清晰的看到人的思维模式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语言的描述有如此大的差别。大多数我们所经常使用,我感觉很害怕、恐惧、委屈、痛苦,悲伤,难过,不舒服等等类似的语言,都是我们对自己内在心理感受总结出来的情绪观点,观点属于抽象思维。而在这些情绪感受的外在身体感觉,总体感受,如紧张,僵硬,酸,麻等等则属于具象思维。具象思维就是待在感受里,感受那个感受,感受那些酸、麻、涨、痛的流动,当待在这些感受中的时候头脑就放下了执着。

        当我们达到具象思维的状态,对情绪感受不做反应,感知感受,就是从小我到无我的转化。真正的和自己感受在一起时,就是爱自己,内在的自我疗养愈启动就是强大的疗愈力。在更高层次的无象思维状态,只有注意力,和意识范围的扩展。

        三、关于“关系 ”

          意识世界改变,关系改变

          在很久之前的课程里,大杨老师曾经说过,生命的本质就是关系,我们常常困顿于各种关系中,困惑于关系里各种问题。我们知道关系的重要性却不知如何去做。我们缺乏关系里承受和享受别人带给自己的感觉的能力,缺乏情感承受力和情感交流力。在关系相处中我们经常更多关注到的只是自己的情绪感受,对于爱人能力的四个基本功:知道自己的感受,感受别人的感受,知道自己带给别人的感受,知道别人带给自己的感受,很少关注和做到。

        陈焰老师说成长最重要的两个点:一是状态的管理;一是意识范围的提升。

        随着状态由粗钝---精微-----因果的转换,意识层次逐步提升

    状态和意识层次

          通过静定的练习,提升感知力,启动认知系统,不把注意力放在某上焦点,不对头脑里纷繁的思绪念头评判,不对自己的第一念,第一感受,第一反应做反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把自己的意识放在整体,提升全观的能力,达到致虚极,守静笃的状态。

          静和者养气,养气得其和,

          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

          无为而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

          看破、放下、自在、创造, 关系中的明性见性不是懂得多,而是看的细。

          关于自我关系,在成长到一定阶段,我们往往会混淆什么是真正的爱自己沉溺在内在小孩儿的偏执。真正的爱自己不是随心所欲的自我满足,而是学会自我负责,越是受到攻击,越为自己的状态负责;学会在关系中越来越能够分化处理,能够看到对方更多不同的面相,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间应对互动。

          面对攻击冲突首先做到无为,对关系中对方的状态不做反应,不抗拒,身体保持弹性,呼吸正常,目光正常,接纳和享受这个状态。其次是脱勾,停止逃离害怕,受伤,不想面对等等的循环模式。关注自己的状态、语言、思想。此时内在力量的体现往往在于语言的表达上,是轻话重说还是重话轻说。

          管理状态的三个基本功:自己,他人,环境,随时分点注意力在自己身体上,关注自己的感受。

    温暖的场域

        在这梳理的最后借用陈焰老师的一段话给自己。

    向内看,向前走

    毎个人都要走两条路

    一条在我们脚下

    走进人山人海,翻过高山大海

    一条在我们内心

    回到智慧的源头,连接力量之心

    向内,走多深

    向外,才能走多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得浮生半日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cd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