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65
养生,养气还是养心?
人到中年,同学聚会的时候,依然能从岁月的痕迹中找到彼此当年稚嫩的模样。
在推杯换盏之际,不免会落入俗套,大致讲述一下各自的状况。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家庭情况。
有些人真的令人高山仰止。
明明当年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可如今却是“他在高堂我在厨房”。
内心深处一遍遍强调:你有你的阳关道,我有我的独木桥。
可用自尊与自卑垒起来的城墙,到底不是很结实,晃一晃就碎成了一地渣渣。
官场上的同学说,“今日相聚,咱们不谈工作,只是叙叙同学情。”可说着说着,就说起了某某某,从省城到了县城,某某某,从县城到了省城。
还是句句离不了那官场。
搞艺术的同学说,“书画上没啥成就,只是为了情怀。”可下一句,“不能和某某大师相提并论”,便让在坐的无比汗颜。
平凡的人,没有社会成就的人,若家庭还不和谐,怎么办?说什么呢?
有睿智的同学提起了养生,“这个年龄,我们都该养生了。”
这好像是大家都能关注到的话题。养生面前,人人平等。
是啊,人到中年了,上有老下有小,不养好自己的身体,怎么去兼顾这夹板缝里的生活!
对于养生,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观点吧!
有的人说,养生就是养精神气,精神气足了,人自然就活络了。
也有人说,养生其实是养心,心情愉悦了,百病不侵。
曾经接触过一个江湖中医,他对养生的理念是“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和睦了,身体才能健康。
有时候,旁门左道并非真的不可信。
我们的生活是多元化的,那自然养生也就需要多元化。
精神气得养,心也得养,生活中的鸡零狗碎也得安顿。
三年疫情,让我们认识到对抗意外与灾难最强大的武器是拥有强大的免疫力。
健康合理的起居,清淡又科学的饮食,有张有驰却又和谐稳定的情志,是保证免疫力的关键,也是我们健康生活的基础。
对于锻炼身体,人们容易进入很多误区。
某明星感冒后持续锻炼,强度太大后猝死了;某人走路太多,膝盖被磨坏了;某人喝的燕窝太多,导致肌瘤快速长大;某人维生素补充过量,引起内分泌紊乱;……
万事,都需在懂得的前提下适可而止。
其实,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有自愈力,很多病痛,如果及时调理,不用任何药物就会痊愈。
懂得更多的养生知识,才能合理养生。对于处理家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微末不适,会有很大的帮助。
切记,不能盲目养生!
如果有闲暇时间,可以阅读《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经典中医启蒙》等等关于养生的经典书籍。
人到中年,安顿好了家,安顿好了心智,安顿好了自己的身体,剩下的事情,自然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身体和灵魂,至少得有一个在路上。
别人的故事,别处的故事,虽与我们无关,却可以为我们增长阅历、见识,开阔我们的胸襟,从中获得更好的待人接物与生活方式。
我们的生活必定会锦上添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