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笔记
107《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

107《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

作者: 杨泽 | 来源:发表于2017-02-23 14:54 被阅读518次
《练习的心态》

       最近,在读书的时候,我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总能够在我需要某方面帮助的时候从手边的任何书中得到我想要的答案。这些书在看之前并没有经过我特殊的选择,有些是好久之前买过,一直没有拆封的。在某一天,当我怀着愧疚的心情拆开它们的时候,它们就在恰当的时刻为我解决了心灵上的疑惑。

       这本《练习的心态》就是这样一本书。我买了它好久,却因为手中总有书可读,迟迟没有关注到它。它就那样静静地躺在书架上,从容平和地在等待属于它的专属时间。这是一本教人如何培养耐心、专注与自律的书。作者是一名杰出的钢琴技师和爵士乐演奏家,同时还是一位私人飞行员,一位射箭练习者,一位高尔夫球手,他经营着一家钢琴再造工厂,还做了一档名为《练习的心态》的广播节目。光是这些充满技巧性的爱好,没有耐心、专注与自律就是很难掌握。作者不仅做了,而且还做的很好。那他如何做到的呢?

1、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

      我们从小就被所谓的教育体系灌输“最终结果才是真正重要的”,这让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感到身心俱疲。学习时我们看中成绩,比赛时我们看中名次,工作时我们看中业绩,这些对于结果的强调,让我们丧失了过程的乐趣。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过程只是为了结果服务,那么只要有了好的结果,过程如何谁会去过问呢?现在想来,这真是一个可怕的误区。人在缺乏反思的时候就会陷入盲目的集体无意识中,将很多的事情看成是理所应当。

        作者告诉我们要让自己始终以过程为导向,关注当前的重点。以过程为导向,并不是否定目标的重要性,而是要将过程本身视为目标,来引领自己的行为。对于自己要做的事情,带有意图地进行刻意练习,并且从始至终关注那种意图。

        两年以前,我去参加了一个古典吉他的培训。我那时着迷喜欢押尾光太郎和岸部真明哪些酷炫的演奏技法,当我的老师教我如何正确持琴,如何正确地拨弦时,我总是问什么时候才能弹奏押尾的《风之歌》。老师告诉我大约要20节课的时间就可以演奏了,我那是觉得每节课都非常漫长,心中憧憬着自己能想押尾一样演奏,却根本没有关注到那些最基本的训练。后来老师为我调整了教学策略,让我开始弹奏一些简单而完整的曲子,通过练习我发现可以上手了,但是心里还是以押尾的演奏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水平,觉得自己弹奏的曲子太幼稚。当然,最终我没能坚持下来,因为我太为自己设置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又过分看重了结果。

      后来,我慢慢发现,只要把过程做对了,好的结果自然会来。因此在练习的时候,享受过程才重要。

2、4S法则

      所谓4S法则就是简化(simplify),细化(small),缩短(short),放慢(slow)。这四个要素相辅相成,是一个过程中的四个组成部分,每个要素又会激发其他要素。

      我们在进行练习时,需要将练习进行简化,细分为一些组成部分,这让我们不会感到目标太遥不可及。不切实际的目标往往导致我们在进行之初就心生放弃,以致怀疑自己的能力。在细分任务之后,我们要为每一个练习,设定一个训练时间。经过了简化和细分之后的练习,由于更加具体可控,练习的时间也相对更短。在这个时间中,我们放慢我们的行动,来获得专注平和的心态,这一步看似是一种悖论。因为我们更希望尽快完成我们的任务或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增加练习的次数。但是在专注地状态下,我们会激发更好地状态,更加轻松而且愉悦地享受练习的过程。

       在专注的状态下,时间是相对的,我们会有一种“慢即是快”的感受。在训练快速记忆的过程中,很多选手总是希望能够突破自己,在更短地时间内记下一幅扑克牌。但是那些紧盯时间的训练者往往很难获得进步,而那些专注记牌本身而抛弃对于时间判断的训练者却发现,看似自己推牌速度放慢,记忆的时间却在减少。

3、DOC法则

      这个看似WORD文件后缀名的DOC法则,意思其实是:做(do),观察(observe)和纠正(correct)。

      “做”比什么都重要。我曾经遇到过很多人,在谈到创业与理想等话题的时候,与我夸夸其谈。我觉得他们有很多好的想法,对我刺激非常大,每次回来我都发誓要充实自己,他们几乎成了我的“鸡血补给站”。可是,每当我们再次见面的时候,他们却还是那个样子,没有丝毫的改变。

       只有一位朋友Milo与众不同,在我们认识的时候,他刚刚毕业,投资开了一家奶茶店。那时候,我们不是在他店里喝奶茶就是在别的奶茶店里喝奶茶,我们一起从奶茶的制作成本聊到文学摄影创业。后来,我问他如果不做奶茶店打算做什么?他说打算去外地闯闯。

      当我们再次见面的时候,他已经只身去了北京做北漂,同别人合租一个八平米的房子。以后每次见面都听说他在换工作。两年之后他成了一家网络金融公司的CEO,工资翻了十倍,月薪从五千到了五万。有时候差别就在于,在你还在想的时候,别人已经做了。

       在做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与纠正。没有反思地做,是盲目地做。我在想,Milo为什么总是频繁地换掉他的工作?要知道没有哪家用人单位喜欢三天两头跳槽的人。为什么他换工作却一次比一次好呢?他告诉我,他每次换工作的时候都很清楚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每次换工作并不因为东家出的价更高,而是离他想要的又进了一步。

      这是一本讲练习的书,而我却从这本书中想到了很多与人生相通的道理,可能因为人生本就是一场练习。再回到我们开始的话题,有时候并不是某本书静静地为你而准备,而是你的心已经准备好接纳它的到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07《练习的心态:如何培养耐心、专注和自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fb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