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广东的天气像个情绪易被影响的小孩,时而温顺,时而热烈,时而生气了小脾气。要经历一次次的反复变化,才能迎来真正的秋天。
今天收到一条信息:“我给你买了这个(手工梨膏糖)试试,别人吃了说有用,起码日常能环节一下吧。可以直接吃或者泡水都可以。”这是我的小学同学给我发来的信息。
算起来,从小学到现在我们认识已经将近20年了。人与人的联系很奇妙,可以有缘合拍成为朋友值得珍惜。那时候,我们一起上学,一起放学。小孩子天性爱玩,放学后总不是着急地归家,而是在校外寻找一切可以玩耍的地方——抓草蜢、捉蝌蚪、玩水等等。期间因为当时缺少安全教育,还涉及了一些危险的行为,如走水管(下面是一条小河,掉下去不堪设想)。
我从小天性开朗,而她性格比较内向。但是我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我曾记得一个场景——我俩伴着傍晚的余晖慢悠悠地步行回家,走到我家楼下的时候夜幕已经完全降临,我们还不舍得归家,坐在小卖部外面的桌椅促膝长谈,谈天说笑。
“我和你说,我的妈妈去世了。”她脸色沉重。
我当时还小,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事情,脸上的笑容没有立刻说回来。
“你还笑......”
“是什么原因呀?”我收住了笑容。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有关“死亡”这个词。我若隐若现感觉到了为何与我相仿年龄的她总是愁眉苦脸。
随后大家各自上不同的初中、高中、大学,但是一直都有保持联系。
她的父亲有过两次再婚,但是最后都是离婚收场。而后来我才知道,她出来工作后,一直都有每个月给钱父亲,但是后来因为工作时做实验不小心中毒,住了一段时间院,为了身体着想,辞掉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没能坚持给钱父亲,她的父亲对她态度不太好。她感受到了自己,原来只是父亲的提款机。自此以后,她和男友长居异市,很少回家。但是她一直不服输,不气馁,无论生活给了她什么,她都迎难而上。
我们之间的交往淡如水,平时各自忙工作,很少联系,但是见面总像是刚分开一样。
如今,她的男友刚辞去工作,另谋发展,她的经济压力也更大了。
但她依旧不服输。她说当初没工作,也是男友支持他,如今到男友暂时没工作,自己也应该顶上。
多怀念我们的童年,那时候没有那么多现实的东西需要考虑。
我突然想起余华的那本小说《活着》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