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个游戏:从1到1267650600228229401496703205376之间,我在手心里写任意一个数,然后你猜我写的是哪个数,猜对就赢。
你猜多少次能猜中?
如果完全瞎猜,那么你既可能第一次就猜中,也可能最后一次才猜中,也就是说,你要猜中,平均要猜12676506002282294014967 03205376/2次,也就是633825300114114700748351602688次。这个数有30位,地球上活过的所有人一生下来就猜,猜到现在,也猜不着。
如果有反馈,就完全不同。你选好起点,也就是这个数列的正中,然后问:“选中的数字是在上半区还是下半区?”
只要有这个反馈,你猜中答案最多只需要猜100次,因为12676 50600228229401496703205376=2的100次方。
有反馈是100次,没反馈是633825300114114700748351602688次。
反馈就是这么重要。
以上是《在耶鲁精进》中的一个案例。
关于反馈,我们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是经过这么一个数字化的过程,似乎更直观了些。
自从看了《好好学习》这本书以后,我每天开始写九宫格日记,今天刚好是第60天。
以前没写这个日记以前,我总觉得一天没有一个闭环。
就好像在串珠子,没有结,就形成不了项链。
而每天的反思,就是给这串项链打的每一个小结。
我的九宫格日记里有一个板块是“每天坚持”。
最近这个每天坚持的内容是:
简书100字
平板5秒
阅读10分钟
早起
这些都是我的最低要达成的目标,然后我会把我完成的结果写在后面,就变成了下面的样子:
简书100字 500字+ 第22天
平板5秒 15秒+ 第23天
早起 (7:00前) 6:30 第52天
阅读10分钟 1小时 第86天
后面是坚持的天数。
然后我会把我每个月要养成的习惯置前,就如上看到我这个月要养成的习惯是:简书和平板
简书就是关于写作的,平板其实是运动方面的。
因为有了结果和数字的反馈,我很清楚我每天在这些方面做的情况,而天数更像是我每天往储蓄罐里放的那一块钱,我期待有天“发家致富”哈哈。
自从开始每天写这个九宫格以后,我对自己每天在做的事情其实是会比以前清楚的。
我一开始会放在晚上写,后来发现有时候累了一天,到家的时候脑子是混沌,所以我就改在了早上。当然有时候我在想到的一些比较重要的信息,我就直接写了,也不管是什么时间段,对于这个时间还是比较灵活的。
每周我会在打一个大结,看看这周的情况如何,每个月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关于这个九宫格日记,我也在不断地改进,我也希望这个不是简单地流水账记忆,而是能够发挥它更多的功能。
对于工具,我也希望能保持自己的警觉,不希望陷入惰性。
就像书里说的,世事无常,精进不已,是惟一靠谱的人生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