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写一篇,写满七年去南极,合计365篇。”当时的就觉得“哇,很燃的一句话”。而我还是不敢去想,因为我觉得我自己没有什么好的内容可以跟大家分享的。
在学习演讲的时候,每天的作业有:1、一篇短文朗读加感悟输出。2、视频打卡作业。
对于一个从小写周记都拿“差”的我来说,感悟部分实在是太难了,绞尽脑汁的想不出来。更何况想要去学习写作呢?
再一想,年龄又不小了,趁着现在还有想学的动机,去试试,万一成功呢?不学,后悔更遗憾。
就开始了。
目前在上“写作7课”,今天是第三节课,把我学到的给大家讲一讲。很开心。让写作也有套路可循的。
一、让感悟输出,轻而易举
之前写感悟,想到什么写什么,平时积累素材不多,就是写不出来。现在知道了“卡片写作”,用“见、感、思、行”来写感悟,积累文章素材。
见:如实描述你所看到的观像、内容、观点。
感:记录下情绪/思想上的变化,之前是怎样的。得知这件事后,现在是怎样的,写下来。
思:找到知识与知识哪些是相通的?给你带来哪些启发?
行:最后是行动,具体你怎么做。
「见感思行」这一套思维框架,是一个从“客观→主观→反省→行动”的过程,这样的好处是:素材积累搞定了,写作也能程序化,最重要是认知得到了升级,一举三得。
通过刻意练习,你的素材库就会越来越多的积累。通过刻意练习,你的认知会得到极大的升级。通过刻意练习,你的解决问题的方案越来越多。
二、写作有主干
首先,写作你要知道是写谁看的,要有对象感,而不是自言自语。其次,找到一个共识话题作为起点,来个反转,有个落差感。再顺着逻辑一二三讲到终点。最后,金句结尾,点亮升华。
三、吸引人的标题
起标题情绪是第一要素;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故事性标题,一个是产品性标题。
建立标题素材库:
故事性标题:情绪+悬念+对比反差
举例:
再听到国产片吹烧脑,马上甩这给他看。
我改成,再听到他抱怨不会写作,这篇文章马上甩给他。
产品性标题:定位人群+痛点问题+解决方案+增强后缀。
举例:
初入职场,你该如何迅速成长,用 3 个月时间超越职场老鸟(亲测有用)。
人群是初入职场的,痛点是快速成长,解决方案是用3个月时间超越老鸟。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你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总有一天你坚持的东西,会反过来拥抱你。燃烧吧小宇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