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产阶级社会正在崩溃,M型社会已然到来。代表社会富裕与安定的中产阶级,如今正在快速消失,约有八成人的生活处于中下水准,M型社会由此成型!
面对严重的收入两极分化现象,商业模式将做出怎样的调整?政治、经济又将随之产生怎样的变化?你能否承受这种变化?如何应对?
概述:
在《M型社会》中,大前研一从日本宏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来分析M型社会的到来,对整个社会群体、企业方向、个人生活乃至政府政策的影响及相应的建议措施。
M型社会,是指日本学者大前研究以日本近20年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提出的一种对社会发展类型的判断。指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富者在数字世界中,大赚全世界的钱,财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随着资源重新分配,中产阶级因失去竞争力,而沦落到中下阶层,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在中间这块,忽然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的字型一样,整个世界分成了三块,左边的穷人变多,右边的富人也变多,但是中间这块,就忽然陷下去,然后不见了。原本人数最多的中等收入阶层,除了一小部分能往上挤入少数的高收人阶层,其他大多数沦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原本的中间阶层凹陷下去,变得很小。
感悟:
M型社会的特征:
1)非正式员工增加:非正式员工人群增加而整体薪资相对较少
2)产业的收入差距: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与人群需求发现变化,行业及员工收入都将向两级发生变化。
3)年功序列主义的崩溃:员工按资排辈的晋升法则与福利已减弱,在同一公司勤恳工作,在年长时不能像以往一样迈入中产阶级
M型社会的影响:
收入变化,直接影响到需求的变化,同时再考虑到原预计可以进入中产阶层实际还是中低阶层的用户的审美需求意识,都将对企业策略产生重大影响。
a、中低收入人群变大——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变化
b、原预计进入中产阶层的人群的审美及生活态度——对物质质量的要求变化
c、从中低收入直接跃升高收入者——对物质的需求更突显身份表达属性
书中提到比如像ZARA等企业的快速精准定位,在这一波趋势变化中占据有利地位。这里说到企业的变化与应对,虽然大前研一在说的是日本的大环境,我想我们也同样值得思考。
中国的 “M型社会”
有关数据显示:在美国,有85%以上的人开始沦为中下阶层。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关于M型社会的言论,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基于对日本社会的观察,大前研一认为日本已经进入了M型社会。
中国同样需要面对这种现象了。在我国:最高收入及最低收入的群体差异高达10倍,而一般国外标准约为5~6倍左右。有69%的家庭年收入在3~5万人民币之间,贫富日益悬殊,原地踏步就会变成中低阶层。
“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特征和写照。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催生的诸如世界服装巨头H&M、ZARA,以及家居巨头宜家等品牌的成功,也暗含了M型社会营销转型而带来市场“蓝海”,只有紧合时代节拍的营销战略才能实现持续成功。、
“麦时尚”成功的启示
麦时尚造就了今天HM的成功,它是M型社会营销的成功典范。通过把奢华多变的时尚和品质与大众平价结合在一起,HM实现了像麦当劳卖汉堡一样贩卖“时装”。
M型社会消费者开始走向两个方向。而随之消费市场也同样向奢华和省钱两个方向挪移。在奢华模式中,消费者不惜高价购买高级品质和满足情感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中国这几年奢侈品消费额的增加正是凸现了作为这类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二在省钱模式中,消费者尽可能的寻找低价高品质的商品。因为对处于M型社会中的另一个阶层,即想得到高品质的东西,但是来自经济压力而使得他们更喜欢低价的产品。HM时尚集团正是找到了这样的平衡点,通过设计师加盟、名模代言、限量版等方式增强了其高端品牌形象,而通过OEM、集中物流、缩短周期等快速营销手段实现了销售的平价。
企业应对“M型社会”的策略
1、低价格生态中加入附加值的创造
2、重视实用性(便宜而实用)
3、让社会库存流动,增加消费(以租赁行业为例,看不懂)
4、活用IT(提高效率、压低成本)
5、企业应该以“市场战略”为核心,提供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如同“自由之丘”所贩卖的高级商品的“憧憬自由之丘“的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低价格高服务体验的模式。归根揭底就是要用低价格来应该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中低层人群,但是又要让他们感觉自己是活在中产阶层。
如何告别“M型社会”
1、让国家不再成为只是一个只保护少数阶层利益团体的政府
2、公务员系统改革(冗员的消除,我们不养闲人)
3、实现地方分治(采用类似于中国经济特区的做法,形成区域国家制度,以应对无国家化带来的资本流、信息流)
4、税制改革(随着少子老龄化是一个资产增加,收入减少的时代,要以资产税改革为核心;附加价值税体制改革;中央不应该和地方争税)
5、唯有以开放市场与社会,集合全球的人才、物流、资金才能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