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以为生活就是这样了,平平淡淡,无欲无求。可是真正踏入社会了才发现生活并非如你所愿,他有他的视觉,他有他的角度,可以波澜壮阔,五彩斑斓,也可以风平浪静,与世无争。但是,当我们真正用生命去感知它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原来的模样。
有时候在想,当你的认知达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觉醒,你会对整个社会和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读书和学习很有意思,创造和赚钱很有意思,享受生活当中的每一瞬间很有意思。
读书的乐趣也是在成年以后才发现的,求学阶段,基本都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读书学习就是为了可以获得一个好的成绩,可以让家人、让老师引以为傲。所以那时的读书,也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以考试成绩为第一要务。
真正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还应该是工作以后了,那时总感觉自己知识匮乏,所以想要在书中汲取些养分,就这样慢慢的从被动读书到主动读书,虽然都是在读书,可是它的性质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时候才理解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明白也书到用时方恨少,也知道了为什么有太多的人,年轻的时候看起来风光无限,衣着光鲜,似乎随手都可以拿出百千万,可是当他们到了老年生活,才发现过得如此凄惨。这或许就是当初有多么风光,老了就有多么凄凉吧!也明白了颜真卿的那首《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知读书迟。
猫古时候步入仕途是每位学子终生都在追求的理想,所以读书变成了实现这一抱负的最便捷的道路。这便有了头悬梁,锥刺股的传说,也有了凿壁借光的典故。那时的人们为了读书,真是及尽其所能,能使用的办法都用上了,就是为了考取功名,解决一生的命运。
我不会喝酒,所以也体会不到喝酒的乐趣。李白的那种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洒脱,我是做不到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我不知道古人是否真的有那样的酒量,但我还是为他们的豪迈所折服。年轻的时候,看到别人开怀畅饮,总是心生羡慕,认为那是一种潇洒的生活方式。现在步入中年,就会觉得以前看见别人所引以为傲的事情都没有意思了,比如泡妞没意思,喝酒泡没意思,玩游戏和装x 也没什么意思。现在更喜欢安静的生活,享受生活中的那份宁静,坦然,也是一种心之向往的生活方式。
读书可以明智,可以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清澈。我们的一生,就是一条心灵的觉醒之路,人有两次生命,一次是出生,一次是觉醒。出生的时候是我们不能左右的,所以我们应该坦然接受它本初的样子。但是生命的觉醒却是由我们自己来掌控,你想要有什么样的生活,拥有什么样的人生,一切都由自己来创造,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里的造物主,生命中的一切都是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感慨时光的飞逝,却天天熬夜睡懒觉;焦虑未来的迷茫,却依旧刷剧打游戏。其实,读书才是你对抗时间的最好方式。选择读书,就是选择拓宽灵魂的广度。不停止读书,你的生活就会朝气蓬勃。
我希望我们可以在风华正茂时重获新生,而不是在垂暮之年幡然醒悟。在以后的岁月里,静守流年中细水长流的平淡,默守岁月中云淡风轻的清浅;走过四季风霜,掬一捧清欢,在简约的四季里,静看日落烟霞、飞雨落花,纯净简单的日子,亦可过得有滋有味、诗情画意。
生活可以匆忙,但不要慌乱;日子可以清闲,但不能荒废。忙碌的时候,认真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闲暇的时候,放松身心之余也可以找方法提升自己。生活瞬息万变,只有步履从容、稳扎稳打,脚下的路才会越走越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