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着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中庸》第三十三章)
“衣锦尚絅”是间接引用,出处为《诗经·国风》,《国风·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国风·丰》:“衣锦褧衣,裳锦褧裳。”褧(jiǒng):妇女出嫁时御风尘用的麻布罩衣,即披风。絅 jiǒng ,单衣也,单爲絅。有衣裳而无里,指单层的罩袍。尚,推崇。
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着,著。
诗经里说,古代高贵的人流行在华丽的衣服外面套一件罩袍,这是不喜欢把华丽过于暴露在外面。穷人拼命要掩饰自己的贫穷,而真正的富人却不肯露富,其实现在也是这样,庸俗的人总喜欢脖子上挂一条又粗又大的金链子,简直像一条枷锁,而真正的有身价的人通常都很低调。
闇然,暗淡无光的样子。的,明也。的然,鲜明貌。
君子之道,看上去朴实无华,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但他的影响却一天比一天大;小人之道,看上去风光无限,平时光鲜招摇,但他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暗淡。
淡而不厌。日子过得很平淡,但依旧从容,从不感到厌倦。我们每天吃米饭馒头,似乎淡而无味,但从来不会厌倦,相反大鱼大肉的厚味膏梁,很容易吃腻。天天喝白开水,身体很健康,日日饮料,不知哪一天就出毛病了,所以,我们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子思实际上要说,君子为人,不被外物所左右,长保初心不变。
简而文。外表简朴,却很有内涵。
温而理。待人有温度,有爱心,但不失原则。
君子之道,安于平淡,外表简朴,内涵丰富,待人温和,又不失原则。
知远之近。知远,即知止,很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之近,即变成切实的功夫。知远之近,有理想,有抱负,而且能够落实到日常的具体行为中。
知风之自。知道风从哪里吹过来,即能够洞察社会风气、流行时尚的源头和本质。
知微之显。微,深邃的道理。显,外在的表现,就是征,象。懂得把深刻的道理,通过形象的事例表达出来。或者说,从细微的苗头,就能预知事物发展的方向,即见微知著。
子思说,具备以上三方面的品质,可以入德了。《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所谓入德,相当于升堂。
朱子曰:“古之学者为己,故其立心如此。尚絅故闇然,衣锦故有日章之实。淡、简、温,絅之袭于外也;不厌而文且理焉,锦之美在中也。小人反是,则暴于外而无实以继之,是以的然而日亡也。远之近,见于彼者由于此也。风之自,着乎外者本乎内也。微之显,有诸内者形诸外也。有为己之心,而又知此三者,则知所谨而可入德矣。故下文引诗言谨独之事。”
朱子的这个解释,还是比较深刻的。
------《中庸章句》审读4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