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期愤世嫉俗的同学还在做着美国梦,当年叫嚷新闻理想的学姐学长们早已在售楼处买起房产。
当年,最有理想的学长骂班导,骂学校,骂全国官僚制度,大有寒士点江山的意思。动辄主义、制度,是妈妈的子宫欠他一本美国护照了。
食指一勾,一条转发;怒发冲冠,一百四十字批判。然后,相忘江湖。下一个热点面前,又是一副主人翁模样。所谓正义与真相,及得上一个关注、两条点赞?
我们从朝阳升向正午,却陷入十八岁不在的伤感里,缅怀着记忆里完美无缺的自己。用奢侈品打点起来的巨婴,权利在此,义务在别人。
没人谈怎样赚钱养家,吃饭活命了,因为诗和远方不在嘴边,就是苟且如蝼蚁。全世界一句理想可活,月亮在上,六便士不必要。商机也好,生活也罢,柴米油盐,哪里不是一个钱字。却忘却它本不该含有贬义。钱财出口,首富百强,是理想励志;寻常百姓,就是满嘴屎尿。
要记住,如需出售,必定叫卖情怀,有“理想”的人自会买单消费。
当情怀、理想和果腹对立,鄙夷相之人只是看不惯自己汗流浃背的样子。所以要谈着理想看富二代荧幕恋爱,念着情怀一夜成名、十指不沾阳春水。偶像要屙屎撒尿也忘掉,华丽的包装并未骗过你我双眼,是有人不愿揭开。
世间的苦何曾尝过,夜深人静也撰文配图说一个愁字。
卖理想的人做起留学中介,人人都说美帝好,终老国内是土鳖。不飙洋文对不起九年义务教育,不留学移民是不拼不博癞皮狗。
却不见出来纽约的华人家庭一家六七口人挤在五六十平方米的一室一厅里,用两千月薪为幼儿园的子女报两千的补习班,只为一星改变窘境的希望。然而很多家庭,五年十年过去了,还是住在狭小的居室里,有变化的是,又添了两三副碗筷。
初来美国半年的一位母亲问我,家人会赴美吗。我说不会,住不惯的。她嘴角抽动了两下,沉默片刻说,是,国内过得好,何必出来呢。国内的穷人才来美国呢,来拼一把!
一次坐车,uber司机侃侃而谈,说到头才知道他与妻子还有即将出世的一对双胞胎儿子住在几十平米的地下车库里。每天五点不到他就开车去机场溜达,只为多接一单远距离的生意。“在国内,我肯定是能过得更舒服的。”他是随亲属移民的。
源源不断的人进来。实习单位年长的同事说,工资越来越低。很多刚毕业的国内人又坏规矩,三千的活两千也肯干,只要能留下。只要,能留下,留在中国人的美国梦里。
和美国人假结婚换绿卡的费用水涨船高,一六年十万美金,一七年十五万美金。
然后留下做“model minority”,逃不过歧视的怪圈,安心做“二等公民”。
还好,那些愤世嫉俗的同学还相信美利坚的传说,学长们也在房产业卖出了个生天了罢。
新年快乐
2018.1.1
纽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