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一、七言绝句格律、音韵基础知识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该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定型、成熟于唐代,经典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明清时期认为七绝起自萧纲、虞世南或是四杰的说法,都是指七言律绝。
七绝在其发展过程中,以律绝为主,但与五绝一样,七言古绝先于七言律绝。
现代国内外学者一般倾向于以北朝乐府民歌为七言古绝之源。
也有学者认为七言古绝的源头应追溯到西晋的民谣。
虽然汉魏时已有曹丕《燕歌行》这样成熟的七言歌行,但最早的完整的七言四句体的出现,是在西晋的歌谣中。这就是逐句押仄声韵的《豫州耆老为祖逖歌》: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
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思歌且舞。
初唐时,七言绝句不仅数量较少,题材狭窄,而且在诗坛上的影响也很小,艺术上也不够成熟,既未能充分协律,且作风比较板滞(如常用对仗作结,有类律诗的前半截),缺乏悠远的韵度。
初唐比较知名的诗人如沈佺期、宋之问,律诗写得很好,七绝却一般。
进入盛唐,大量的七绝诗人涌现,在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完全可以与五绝并驾齐驱。李白、王昌龄、王之涣、王维、贾至、高适、岑参、常建等确是当时诗坛上的一批七绝高手。代表其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王昌龄二人。
王昌龄率先并大力创作七绝,在他的笔下七绝的题材也得到了大大拓展,举凡从军、出塞、怀古、赠别、狩猎、宴饮以及奉佛、崇道、闺思、宫怨等等,无不可用七绝来表现,扩大了七绝在诗坛的影响。
李白的七言绝句则更能体现盛唐绝句的典型风貌。
七言绝句,由于可以不拘对偶,故构写自由;由于篇幅短小,故语句精炼含蓄,多言外之音;由于讲究声律,故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宜于低吟高诵。
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比较著名的代表作品有:
张旭《桃花溪》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闺怨》
王昌龄《送柴侍御》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李白《早发白帝城》
李白《望庐山瀑布》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赠汪伦》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赠花卿》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高适《别董大二首》
岑参《逢入京使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写情》
李益《春夜闻笛》
韦应物《滁州西涧》
张继《枫桥夜泊》
韩翃《寒食》
柳中庸《征人怨》
刘禹锡《乌衣巷》
刘禹锡《春词》
白居易《后宫词》
张祜《赠内人》
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
元稹《离思》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泊秦淮》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遣怀》
杜牧《秋夕》
杜牧《金谷园》
李商隐《夜雨寄北》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为有》
李商隐《瑶池》
李商隐《嫦娥》
李商隐《贾生》
温庭筠《瑶瑟怨》
郑畋《马嵬坡》
韩偓《已凉》
韦庄《金陵图》
陈陶《陇西行》
张泌《寄人》
当然,还有很多,只能略举一二。
二、七言绝句格律两大分类
1、平起式两种:
⑴平起平收,首句押韵;
⑵平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2、仄起式两种:
⑴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⑵仄起仄收,首句不押韵。
三、七言绝句四种基本句式
1、平平仄仄平平仄(末两字平仄,为平仄脚);
2、仄仄平平仄仄平(末两字仄平,为仄平脚);
3、仄仄平平平仄仄(末两字仄仄,为仄仄脚);
4、平平仄仄仄平平(末两字平平,为平平脚)。
四、七言绝句格律对照
(一)首句平起入韵式(平起平收)
(平) 平 (仄) 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李白《早发白帝城》(十五删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二)首句平起不入韵式(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 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白居易《忆江柳》(十一真韵)
曾栽杨柳江南岸, 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 不知攀折是何人。
(三)首句仄起入韵式(仄起平收)
(仄)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李商隐《夜雨寄北》 (四支韵)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四)首句仄起不入韵式(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十一真韵)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说明:
1、加括号表示可平可仄;
2、粗体为韵脚,必须用平声 。
第二部分
一、《长信秋词》其一
王昌龄的七绝从内容上大致分边塞诗、闺怨诗、送别诗三大类别,当然他的艺术成就当以边塞诗第一,闺怨诗第二,我们先从他的一组宫怨诗《长信秋词》开练。
《长信秋词》共五首,是王昌龄创作的一组绝句。这组诗是拟托汉代班婕妤在长信宫中某一个秋天的生活片段而写作,五首诗从五个不同的角度描写秋思宫怨。先来欣赏第一首: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二、注释:
“长信’’原是汉代宫殿名,太后所居。
《三辅黄图》三记载:“长信宫,汉太后常居之……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皆以长信、长秋为名。”汉代雁门郡楼烦班况女、班彪姑,成帝时选入宫为婕妤,史称班婕妤。婕妤,是汉代女官名,武帝时设置。
据《汉书·外戚传序》记载:“婕妤视上卿,比列侯”,地位很高。班婕妤曾被宠信,后为赵飞燕所谮失宠,惧谗主动请求到长信宫侍奉太后,成帝死后充奉园陵。乐府《婕妤怨》、《长信怨》均咏此事。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亦是与此有关的一组宫怨诗。
三、解析
作为宫怨诗,这一首很有特色。以“金井”,“珠帘”、“熏笼”、“玉枕”等宫中华贵器物为背景渲染,反衬主人公索漠孤苦的心情,借此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只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女子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
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象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
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还是写人,皆为托出怨情服务。
诗题为“秋词”。它的首句就以井边梧桐、秋深叶黄点破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
次句更以珠帘不卷、夜寒霜重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画得更为凄凉。
接下来,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而作者只选中了两件用具。其写熏笼,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玉枕,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
作者还用了“无颜色”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黯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炉火、灯光都已微弱,周围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无颜色”,而是伴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黯淡心情的反映。写到这里,诗中女子已经呼之欲出了。
最后,读者终于在熏笼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的女子。这时,回过头来看前三句诗,才知作者是遥遥着笔、逐步收缩的。诗从户外井边,写到门户之间的珠帘,再写到室内的熏笼、床上的玉枕,从远到近,句句换景,句句腾挪,把读者的视线最后引向一点,集中到这位女主角身上。这样就使人物的出场,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满而发之效。
在以浓墨重笔点染背景,描画环境,从而逼出人物后,作者在末句诗中,只以客观叙述的口气写这位女主角正在卧听宫漏。其表现手法是有案无断,含而不吐,不去道破怨情而怨情自见。这一句中的孤眠不寐之人的注意点是漏声,吸引诸者注意力的也是漏声,而作者正是在漏声上以暗笔来透露怨情、表现主题的。他在漏声前用了一个“清”字,在漏声后用了一个“长”字。这是暗示:由于诗中人心境凄清、愁恨难眠,才会感到漏声凄清,漏声漫长。同时,这句诗里还着意指出,所听到的漏声是从皇帝的居处——南宫传来的。这“南宫”两字在整首诗中是画龙点睛之笔,它点出了诗中人的怨情所注。
这些暗笔的巧妙运用、这一把怨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写法,就使诗句更有深度,在篇终处留下了不尽之意、弦外之音。
第三部分
一、练笔要求:
1、首句押韵,无论平起、仄起;
2、不限韵部,当然也可以直接步原韵;
3、以前三句由远而近的铺垫渲染,虚实结合的描写、结句又用暗写的画龙点睛之法来点明主题为整体结构。这个篇章结构和写作手法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精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