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用阅读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风港

用阅读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风港

作者: 华琴_5c0e | 来源:发表于2024-04-23 07:49 被阅读0次

--桂山夜话(2024.4.24)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一天,各种纸媒、融媒都在宣传阅读,如何重要、怎样阅读等等。同时,也有老师在谈不能读什么。比如,凌宗伟老师说,东拼西凑的书,不读;胡编乱造的书,不读;自以为是的书,不读;脱离实践的书,不读。一言以蔽之,无独立思考的书,不读。

联系自己近日的阅读,并不顺利,表现在:

其一:进不去。

读书专注,仿佛已经跳进书的世界,任窗外风声雨声也不为所动。但是,最近,无论是读杂志,读专著,读专业书,还是读其他领域的书,读10分钟思绪游离,读20分钟,乃至读更长时间,都会神游太虚,思想与精神皆不能融入书里,严重怀疑是不是已经患上阅读障碍。

其二:联不了。

另外一个表现是,好不容易读了一点,但是无法将之与现实,与实践联系起来。阅读,其实正是一种不断建构的过程-在作者启发之下,链接火热的生活,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实现为理论找到注脚,为实践找到依据,让理论与实践并行,以期同步提高的目的。

但是,联系自己近期的阅读,却无法勾连,无法印证,同化、顺应等等更是无从体现。自然,需要寻找原因。

其一:是书的问题?

难道是正在读的书,东拼西凑、胡编乱造、自以为是、脱离实际?不敢妄下结论。理论的底气,实践的底气,二者皆缺。

其二:是人的原因?

向外无果,仍然向内寻找。

其一目标缺失。教不研则浅,围绕学科教学,仅满足于课堂教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工作,包括作业批改,个别辅导以及家校联系等。为什么这么教?还可以怎么教?没有反思,更没有梳理和记录。所以导致行动上目标缺失,以阅读为核心的研究没有动力,比较懒散。

其二动力缺乏。年岁增长,目前在队伍当中,已属高龄。几乎已经不在专业发展对象之列。尽管对学科有探究心,对学生有责任心,对家长有同理心,对学校有归属感,但是,这些都不足以引起自身在完成正常教学以及管理工作之余,再锁定方向,进一步提升的动力。尤其是,已经游离在专业发展的主要人群之外的时候,这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毅力无法唤醒和点燃。

从外向内,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比较明显。这种归因方法,不仅是我,可能也是很多读不下书的人的共性特点。相比较读什么、不能读什么,更多人需要的仍是先行动起来,先阅读起来,通过阅读,让自己安静下来,认真地反思和省察。在安静中,在他人的或娓娓道来,或言辞灼灼当中,有所共鸣,有所启发,有所链接,然后,有所行动。这是摆在首位的,也是阅读带给我们所有人的益处,即给我们筑起一道避风港,营造一方精神的港湾。

-----2024年4月24日,写于桂山脚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阅读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风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wi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