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子钱是喜还是忧
在网上看到一个月收入刚过4000块的90后吐槽生活不易,然后晒出的每月开支单。除去基本的房租,交通,水电和生活费用。最后一栏赫然写着份子钱200-600块。这位同学在下面的描述是,“没有结婚的命却遭了结婚的罪。月月开支里最头疼最无奈的就是这笔费用。”没错,90后,95后早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自己身边的人一个个都步入婚姻的殿堂,今天是同事张三,明天是同学李四,就连邻居家的王二某也在筹备婚礼了。作为朋友当然要祝福新人,可为什么说份子钱会成为人际关系障碍呢,因为现在社会充斥着非常不好的风气。
给多少代表关系多铁
经常喝酒的朋友都遇到过这样劝酒的:“是不是朋友!是朋友就把这杯干掉!你看我这哥们多给力。”或者“感情都在酒里了,关系足够铁,喝到胃出血,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于是乎,中国每年因为喝酒猝死和醉酒后其他原因死亡的人数有70多万。在国家立法劝酒致死可入刑后,酒局上的风气才有明显的收敛。
然而“是不是朋友,证明咱们关系多铁。”这种风气在随礼份子钱上却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人在红白喜事礼金上做起文章,比如给双数不能给单数,为表示吉利。这个能够理解,然而200块的份子钱现在也是越来越拿不出手了。如果200块不行,300块是单数,400块更不吉利,500块又是单数,只能600块起了。从200-600块的无过度疯涨,远远跑过了工资的增长比例,难怪压倒了一片又一片的年轻人。更有甚者,一些有钱人把随礼数视为炫耀的好机会,一出手就是2000块,6000块,8000块,10000块。当然,他一定能够获得收礼方格外的感谢和青睐,哪怕他只是个十年见一面的普通朋友。但巨大的反差无疑增加了普通礼金人的压力。用给多少随礼衡量关系多铁,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畸形而扭曲的意识。使原本真挚的祝福变成了一场财力的竞赛。透露出人性中的趋利和贪婪。
消失十几年的同学发来婚柬
有个网友说,忽然接到一条信息,是一个初中同学结婚的请柬,而这个同学已经有十几年都没有联系过。即使在中学的时候也没有说过几句话。完全是那种在大街上碰到都不一定认出来的同学。可就是这样的关系,忽然的联系竟然是哭笑不得的结婚请柬,还不停地说:“好多年没见了,好怀念我们曾经一起读书的时光。你一定要来啊。”后来,网友没去参加他的婚礼,这个同学也没有再怀念过他。
人不来可以,钱必须到
既然随礼金的风气这么扭曲,给多了担负不起,给少了又被人另眼看待。那我不去总可以了吧。这位同学,你的想法太天真了。有人觉得参加婚礼,葬礼,满月礼等等给礼金是应该的,毕竟人家包了这么多桌也是不少的花费。这样的想法听起来很人性和平衡。但现实恰恰相反,我已经邀请你了,不来就不用随礼了吗?除非你想失去我这个朋友!
曾经有个朋友因为要去异地发展而没有参加他朋友的婚礼,他认为不去吃桌就没必要给份子钱。可以用别的方式表达祝福。他的朋友明知道他已经不在本地还发来信息问:“你来不来参加婚礼?”他说实在去不了了,祝你们幸福。到了过年回老家的时候,他觉得没能参加朋友的婚礼心生歉意,从远方带了礼物回来。当他跟朋友联系时发现他早已被拉黑了。
份子钱的来历
既然随礼的份子钱会给人这么大困扰,那么为什么在文化中还保留下来了。不是应该拒绝糟粕,保留精华吗。你说的没错,但份子钱根本不是传统流传下来的,而是在近代新起的。是典型利益主义的产物。
古代随份子更多的是选择送礼物。红白喜丧事,根据主家的需求,以及随份子家的条件送去代表祝福或者实用性的礼物。很有一家喜丧,万家操办的感觉。小到生活用品,食品,大到家具收藏品来者不拒。中华民族是个重情义的民族,“千里送鸿毛,礼轻情意重”的精神从随份子上就能体现出来。古时候随份子从不以礼物分贵贱,送方送的是真挚的祝福,收方收的是满满的幸福。
不要让份子钱成为你人际关系的障碍
因为没去参加婚礼也没给份子钱或者觉得份子钱给少了,很多曾经真挚的朋友被贴上小气的标签,从此渐行渐远。还有甚者反目为仇,天各一方。也有一些亲戚,计较份子钱随得多少造成家庭关系紧张,逢年过节不得安稳,每有矛盾都会翻出来说事。更有些新人夫妻因为份子钱的归属而大吵大闹,刚刚完婚就导致婚姻危机。这种事在当今社会下每天都在上演。希望国人理性而平衡的看待随礼。希望随份子能够渐渐回归它原始的意义,送的是祝福而非利益,是快乐而非闹心,是真挚而非攀比,是促进人际关系而非破坏。
天天夏臸,每日分享,愿你真实快乐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