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是永远萦绕耳边的话题,大部分人无论如何在外奔波,“一个温暖的家”终归是最想得到的诉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的不断满足,也让“房子”从避风塘,变成了精神家园,“装修”应运而生。
然而“装修”在时针的转动中,也有了不一样的风格变化。
今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这37年的装修审美变化,也能更好的明白当下应该是怎样的装修趋势。
全民统一风格,低欲望时期
“ 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房子是单位分的 ”
“装修是全民统一的!!!”
然而,只有
大白刷墙
水泥地面
木制门窗
油漆饰新
一床一桌
两椅两箱
但是这同样的墙面、同样的家具、同样的地面,其实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生活还是一穷二白,国家刚刚开始经济建设,还处于保证基本温饱阶段。
物质的贫瘠,并没有打击到当时的精神面貌,反而是因为大家贫富差距并不大,有了更多精力去生产建设。
那一款家具、一个饰品、一个墙面的海报,简单的装修恰是温情所在,穿越过风雨的人回忆最初,更是觉得简单则是真理。
一如当下最受热捧的简约风格,虽然装修材质更加好,但是其内在却是一脉相承。
新变革焕发新需求
到了80年代则是
大衣柜、酒柜、高低柜和组合柜
结婚三大件
冰箱、电视机、洗衣机
正是因为物质水平的提高
当生活水平翻天覆地了
设计图纸也有了
家具的花样也丰富了
刊载新型家具图纸的书刊
也变得畅销了
那个时候只会在婚前装饰房间,用石灰水或石膏粉将房、墙面刷成白色,再用油漆将墙面下部刷成绿色而地面刷成红色。
结婚要整整齐齐配足36个角,衣橱四个角、床四个角、床头柜四个角、椅子四个角。
改革开放带来思想的碰撞,对家具有了更高的标准,diy家具变成风潮,木工成为热门职业,家居设计开始萌芽。
那个时候的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具有就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对生活质量有一定的要求。
审美从普及到个性
20世纪90年代,内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港澳的回归,改变了一代人的认知。
另一方面,下海潮流的兴起,又让家具的种类焕然一线。
当时的家具也变得逐渐考究,90年代中国家居卖场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国外品牌的入驻有着强烈的优势;尤其是宜家,以自助、样板间的形式革新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00年代之后,国内的各种家居公司百花齐放、热闹非凡,而风格设计呈多元化发展,注重个性、审美、实用与舒适度。装修材料的健康环保性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进入10年代以后,互联网的发展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强调个性化已经成为主基调,简约风、美式风格、欧式风格、地中海风格......乱花渐欲迷人眼。
未来,也许家装风格还会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变化,都脱离不开对“家”的诉求。诗和远方太遥远,不如一个不大不小的家。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番馨佳装饰
与你一路随行
最懂你的装修伴侣
为你打造温馨舒适的家
共创美好生活
装修热线:0591-62636263
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杨周路23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