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楼|软烟罗:贾母的“爱物”观

红楼|软烟罗:贾母的“爱物”观

作者: 三秋桂子2021 | 来源:发表于2023-03-05 06:32 被阅读0次

《红楼梦》里,贾母是一个见过大世面享过大富贵的人。

这位贵妇人不知见过多少珍稀物品,也不知藏有多少绝世宝贝。贾府开始呈现没落迹象,走到日渐入不敷出的地步时,管家凤姐儿两口子就曾动过贾母私藏宝贝的主意,可见贾母收藏颇丰。

好东西谁不爱?贾母喜欢的好东西更是好东西中的好东西,比如刘姥姥二进贾府时提到的“软烟罗”。

贾母在黛玉房中看到旧了的窗纱,就提起这种纱的来头。先从凤姐儿口中说出这种纱的花样儿和质地:

“也有各样折枝花样的,也有流云己福花样的,也有百蝶穿花花样的,颜色又鲜,纱又轻软”

贾母进一步补充说明这种纱的名字、分类和作用:

正经名字叫做“软烟罗”,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

这样不仅质地柔软而且审美价值高的纱,算得上是上乘日用品甚至艺术品了,所以即便是贾府这样人家,一般也不舍得拿出来用,导致王熙凤这个见过上百种纱的管家都不知道这种纱的来历,可见珍藏年份之久。相必从贾母管家时候起,“软烟罗”就被当做珍品囤起来了。

这种比王熙凤年纪都大的纱,因为太过珍贵一直被束之高阁,如果不是看到黛玉房中的窗纱,恐怕贾母都想不起它的存在。

不仅贾母这样的贵妇人喜欢囤喜欢的东西,很多人都有这种过于爱惜某样东西而不舍得使用它的心理。

或许是一块花纹十分美丽的布料,或许是一件特别美的衣服,或许是一道外形十分精巧的菜肴。因为过分喜欢,布料不知道做什么,衣服只是挂在衣柜里欣赏,菜肴不忍心下口,害怕不小心破坏了它的美丽和完整。

但这样一来,好东西的价值就不能充分实现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好的东西都会随着岁月渐渐变质,最终没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像一只美丽的蝴蝶标本,只有被欣赏的价值,却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像这“软烟罗”,本来可以糊窗子,做帐子,既好看又实用,却一直被藏在仓库里,几乎要被遗忘了。

由此我联想到母亲,我们小时候母亲也喜欢藏东西。有些东西不怕藏,有些东西禁不得藏,比如零食,本来母亲只是暂时藏着不舍得让我们一次吃完,结果不知怎么给忘了,等到想起来去看,好吃的没来得及吃掉都变质了。

这也有点像那个流传很广的吃苹果故事。一个人买了一堆苹果,其中有几个烂的。于是大人让孩子先捡烂的吃,结果等烂苹果吃完,好苹果也烂了。这样就从头到尾吃的就都是烂苹果。

本来是想把好东西留到最后,结果好东西反倒变坏了,这就是大多数人的“爱物”方式——因为过分爱某种物品不舍得使用。这种爱物的方式显然不合理,连智慧的贾母都不能免俗。

不过,好在贾母及时意识到了自己的过失,借着给黛玉换窗纱的机会就把所有“软烟罗”都找出来。把青色的送给刘姥姥两匹,给自己做个帐子,剩下的都给丫头做背心了。

乍听起来,把这么贵重的软烟罗送给刘姥姥和丫头们使用,好像有些糟蹋了好东西,岂不是暴殄天物?

如果这么想,就再次堕入了传统“爱物”的误区。

且不说“软烟罗”多珍贵,再珍贵的东西都要实现它的价值才算不埋没好东西,何况当了这么多年的纱,早已不是当年那样的质量和品相了。

与其让曾经珍贵的“软烟罗”变霉,不如把它送给需要的人。历经繁华的贾母早就把这些珍稀物品看淡了,有什么舍不得的东西?

如果有一天家族没落,再珍贵的东西都无法挽回,不如趁着它们还有价值,送给需要的人,也算物尽其用,物有所值。

人来世间一遭,除了生命所有东西都是身外之物,无须过分惜物,趁着还有机会,尽早尽情享受美好吧!

2023-3-6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楼|软烟罗:贾母的“爱物”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iysl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