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诗路历程

作者: pixiu小品文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20:44 被阅读95次

          ――小品文 PIXIU

      杜甫一生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身后留下1500多首诗,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诗最大的特点是沉郁顿挫,风格多样,深刻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因此又被誉为“诗史”。然而,他的一生是支离破碎的,仕途不顺,四处飘泊,最后病逝在由长沙到岳阳的一条小船上,享年59岁。

      了解了他的命运,也便了解了杜甫的诗路历程。下面,让我们沿着他的人生轨迹,结合他的诗作,共同感受这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风骨与情怀。

         (一)少年好学(20岁之前)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远祖杜预是晋代名将,善战多才,曾注释过《左传》。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与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官至膳部员外郎、修文馆学士。父亲杜闲做过兖州司马、奉天县令,母亲崔氏也是一位有名望的大族闺秀。可见,这是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杜甫5岁时,母亲故去,从此他在洛阳姑母家寄居长大。

      他自幼喜学好读,涉猎甚广,7岁就能写诗,15岁便展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少年时,杜甫就立下“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渴望长大后能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兼济苍生。

      杜甫也很顽皮,到15岁仍童心不减。“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姑母家的院里种着梨树和枣树,八月秋风送爽,树上梨黄枣红。他像一只顽皮的猴子不停地爬上爬下,帮大人摘梨打枣,欢声笑语飞满庭院。可见,那时的杜甫是多么的烂漫而无忧无虑。

      有一次,他见到公孙大娘舞“剑器”,深受感动。“剑器”是一种来自西域的舞蹈,戎装持剑,动作刚劲,节奏又激昂顿挫。如何让自己的诗也能节律顿挫,出神入画,公孙大娘的表演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从前有个漂亮女人,名叫公孙大娘,每当她跳起剑舞来,就要轰动四方。观众云集如山,心惊魄动脸变色,天地也被舞姿感染,起伏震荡。剑光璀灿夺目,犹如后羿射落九日;舞姿矫健敏捷,恰似天神驾龙飞翔。起舞时,剑势如雷霆万钧,令人屏息;收舞时,平静的好象江海上凝聚的波光。

      公孙大娘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杜甫年幼时,曾在郾城看过她的表演。56岁时,又在夔州看见她的弟子李十二娘在舞“剑器”,儿时的记忆仿佛又回到了眼前。他写下此诗时,已经隔了数十年,世事变迁,公孙大娘早已不在人世。试想,当时他的心境该是多么感慨万千!

        (二)青年壮游(20-34岁)

      从20岁开始,杜甫游吴、越。5 年后回洛阳,应考不中,再游齐、赵。31岁娶杨氏为妻。33岁时,先遇李白,后遇高适,三人结伴同游梁、宋。

      李白比杜甫大11岁,二人一见如故,结成知音,常常互赠诗篇,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晚上喝多了他们在睡一个被窝里,仰望星空,畅谈人生和天下之事;白天睡到自然醒,再继续寻道访友,登高怀古,吟诗唱和。后来,二人别于东鲁,便再没有见过。

      杜甫称李白的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李白对杜甫同样念念不忘,“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意思是说,我来这里到底有什么事?整日无聊闲居在沙丘城。城四周有许多古树,从早到晚不断发出秋声。鲁地酒薄难使人醉,齐歌情浓又徒然向谁。对您的思念如滔滔汶水,寄托着我的深情,浩浩荡荡向南流去。

      杜甫外出游历,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扩展了他的视野与胸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的理想抱负集中体现在早期的代表作《望岳》里。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象怎样?看齐鲁大地,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由于大自然的垂青与钟爱,这里是如此的神奇秀丽。山南和山北的天色如晨昏一样,被分割成一明一暗两部分。层层云雾在胸前腾绕,令人心胸荡然,快去极力睁大双眼,好把那飞鸟归山的景象尽收眼底。还有,一定要登上顶峰,那个时候再来俯瞰群山,它们该是多么渺小!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到,凌云壮志,豪情万丈,乐观浪漫,这些色彩共同渲染着杜甫的青春年华。

         (三)长安十年困居(35-45岁)

      36岁那年,杜甫来到长安应试,再次落第,因为他正好赶上了历史上有名的“野无遗贤”的闹剧。

      当时,奸相李林甫掌权,当年所有的考生全部落榜。为什么?因为李林甫不愿延揽人才,生怕这些穷书生当了官,议论起朝政来,对他不利。于是,勾结考官,从中作了手脚,欺骗唐玄宗说这次大考考得很糟,没一个应试者够格。玄宗正觉得奇怪,他又上了一道奏章,祝贺说这正验证了一个道理:当今皇帝非常圣明,让有才德的人都在朝廷得到了任用,所以民间再没有遗留的贤才了。这就是“野无遗贤”的典故。

      那个时候,读书人都把科举作为谋生的手段,杜甫受挫后,十分沮丧。同年,他的父亲又在任上去逝。失去家庭援助,科举之路又行不通,唯有转走权贵之门,另谋出路。

      他积极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希望得到推荐,但都无结果。为了生存,他不得不过着“卖药都市、寄食友朋”的生活。命运把杜甫推向了社会生活的底层,一名原本衣食无忧的官宦子弟,开始体味到人世的残酷与艰辛。“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亲眼看到了权贵们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怀着悲愤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朽名句。同时,诗文里的浪漫情调逐渐淡化,沉郁忧虑的色彩越来越浓重,从而确定了他此后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方向。

      在长安,杜甫一呆就是10年。饱受辛酸屈辱,但他没有退缩,而是继续煎熬打拼。在第9年,也就是43岁时,才终于谋得一个小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说白了相当于一个库房主管。与他的预期相差甚远。

      上任不久,他回奉先(今陕西蒲城)探望久别的妻儿,一路目睹遍野哀鸿,到家后又听见一片嚎啕,幼子冻饿而死。悲痛之余,写下《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敏锐地揭示出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兆头。我们从后面的《兵车行》描述的场面,同样可以感到安史之乱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气息。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一个月后,安史之乱爆发,安䘵山在范阳起兵,很快洛阳被攻占。紧接着,潼关失守,长安沦陷,玄宗西逃。杜甫一家也挤在逃难的行列,出走长安,奔波于荒山穷谷之间。

        (四)陷贼和为官(45-48岁)

      为了躲避战乱,杜甫辗转多地,来到鄜州(今陕西富县)才算勉强把妻儿安顿下来。这时,他听说杨贵妃于马嵬坡被赐死,玄宗退位,肃宗李亨已于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于是带着一片忠心独自去投奔新帝。不想中途被叛军俘虏,押回长安。忠诚忧国,是杜甫性格的一大特点。在此期间,他还写了两篇文章,为朝廷剿灭叛军献策,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

      9个月后,他逃出长安,冒险奔向风翔(今陕西宝鸡),再次投奔肃宗。他“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令肃宗大为感动。杜甫回到长安,做了佐拾遗(谏官)。

      唐肃宗虽然给了这个官职,但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杜甫却生性耿直,办事认真,不善周旋。2年后,卷入一场政治漩涡,起因是肃宗想罢免当时的宰相房琯。杜甫认为,好友房琯很有才能,不该罢免,于是上奏进谏,结果触怒肃宗,受到审讯,险些灭顶。幸亏宰相张镐力救,才免除一死。

      此后,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华州位于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祭祀、学校等。这意味着他已不再受到重用。

      当时,长安、洛阳虽已收复,但安史叛军还没完全消灭,战火仍在延续。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今河南陕县东南)时,晚上在一户老农家借宿。半夜,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这家的老人吓得翻墙逃走,老婆婆一面应答,一面开了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的差役,负责到处抓壮丁。“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哭着说:“我的三个孩子都去了邺城打仗,前几天收到信息,说有两个已经死在战场。如今,家里只剩下一个儿媳和尚在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无论老婆婆怎么哀求,差役不肯罢休。最后,她被带到军营做苦役。天亮了,杜甫要离开,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是不平,就把这件事写成诗,叫《石壕吏》。此前,他一共写过5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 (《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他的诗大多是反映社会动荡、政治黑暗,还有人民的疾苦,忠实地记录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风格沉郁顿挫,亦诗亦史,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为“诗史”。在仕途越走越窄、前程越来越渺茫的时候,杜甫的诗却越写越好。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在这首《春望》里,突出地表现了杜甫高尚的人格、高度的爱国情怀以及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思想。(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河依旧,国都却已沦陷,城池也在战火中变得乱草丛生,一片荒凉凄惨。昔日,长安的春天,鸟语花香,烟柳明媚,往日的繁华荡然无存。一“破”一“深”,对比强烈,触景生情,悲从此起。(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春天的花儿原本是那么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原本是那么欢呼雀跃,给人以愉悦。如今的时局,让人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听到鸟鸣而胆战心惊。“感时”和“恨别”,强化了伤怀色彩。(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火已经连续了一个春天,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亲人们生死未卜,要是能收到一封家书该有多好,那足可胜过万两黄金。(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青丝本已发白,白发本已稀疏,用手搔来,顿觉更加稀少浅疏,竟连那发簪也插不住了。国愁家忧齐上心头,悲愁难以控制。

      杜甫一心想为国分忧,做番事业,却步步艰难,落得如此下场。失望之余,他彻底惊醒,对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忠君、渴望建功立业,却又深感世态炎凉。华州任职第二年,关中出现旱灾,他借机毅然弃官入川。从此,离华州、过秦州(今甘肃天水)、经成州(今甘肃成县),走上了艰难的蜀道。

        (五)飘泊西南(48-56岁)

      公元760年,杜甫来到成都,时年48岁。他受到好友严武(成都尹)、高适(蜀州刺史)等人的帮助,在浣花溪畔筑了一间草屋,暂居下来,从而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安定的一段时光,并创作了不少风格多样的诗篇。

      在这里,他为妻儿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而舒了一口气,写下《春夜喜雨》,以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啊,恰好降在了万物萌生的春天。伴着和风,悄悄潜入幕夜。丝丝缕缕,默默滋润着大地与万物。浓浓的乌云,笼罩着野外的小径,唯有江边的渔船上射出一点渔火,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了,潮湿的泥土上必定铺了一层红色的花瓣。到那个时候,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在这里,他结束多年的漂泊,身心放松下来,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沉浸在轻松舒畅的田园里。

      在这里,一边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的精神乐园,一边是“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邀邻家的老翁隔着篱笆对饮的欢快。

      在这里,他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有一天,听说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一个大胜仗,安史叛乱即将平定,一种急于奔回老家洛阳的喜悦无法按捺。于是,饱含着激情,写下脍炙人口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何不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回到那生我养我的故乡。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从这首诗里,我们会感到,诗人归乡的心情是多么的热烈与迫切,甚至连回洛阳的线路都在想象中规划好了。

      在这里,他也曾多少次回顾人生,为自己坎坷的命运悲叹,为妻儿跟了他没能享到一天的幸福而流泪;多少次回想起飘泊路上的所见所闻,为国家的命运担忧,为人民的疾苦哀伤。到了八月,草堂外大风呼啸,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万千感慨。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看看天,高风怒号;他看看草屋,狂风卷走了屋顶上好几层茅草;他看看乱飞的茅草,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这何不像自己飘来飘去的一生?他看看妻儿,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得不安份,被里都被蹬跛了,屋里像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水,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他推己及人,又设身处地的替别人想想,禁不住老泪满襟,高呼哀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那些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山一样。唉!到那时,即使我的草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又有何遗憾!

      在这里,他以蜀相诸葛亮为楷模,多次到武侯祠祭拜,为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所赞叹:“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种匡时济世的抱负是多么的让人钦佩,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又何尝不是杜甫本人一生的情怀?

        (六)魂归湘江(56-58岁)

      在成都,经友人严武表荐,杜甫做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数月后又辞职,因为他一心只想在自己的草屋里安渡晚年。然而,愿望永远只是一个难以满足的故事,浣花溪畔的草堂并非是诗人最终的安居之地。

      高适、 严武死后,杜甫失去依靠,又开始了流浪生涯。他离开成都,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云安(云阳),走走行行,最后在56岁时,到达夔州(奉节)。

      在夔州,杜甫受到柏茂林(夔州都督)的照顾,暂居了2年。也就是在这里,他的创作达到高峰,不到2年时间,频频作诗,数量占现存作品的30%。一次,他看到公孙大娘的弟子在舞“剑器”,儿时的美好记忆又回到眼前,可公孙大娘早已不在人世,杜甫本人也早已离开故乡、在外飘泊了几十年。

      之后,杜甫往来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大部分时间在船上度过,老病飘零,十分凄惨。公元770年,他原打算投靠舅父,但中途遇洪水暴发,一连5天没进饭食,却不得不继续飘行。

      家在哪里?湘江上这条破船就是他的家。

      不久,杜甫病逝在船上,享年59岁。他在最后一首绝笔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兼呈湖南亲友》中写道:“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直至临终,仍念念不忘国家和人民。

      就这样,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位终生为国为民而忧的寒士,一位飘泊一生的沧桑旅者,永远离开了我们。也许,湘江,这片来也浩浩、去亦荡荡的逝水,才是他结束多桀命运的最终归宿。“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一个伟大的灵魂,就此飘然千里。

      杜甫在世时,声名并不显赫。直到晚唐,“诗史”之名才传开。数百年后,南宋出了一个有影响的“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大力推崇杜诗,把杜甫尊为“江西诗派之祖”,杜甫的声名才达到顶峰,最终完全登上了“诗圣、诗史、中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宝座。

      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因而他也被称为“杜少陵”。他晚年在成都草堂暂居,因而也被称为“杜草堂”。他45岁时获得一生最高的职位:佐拾遗,因而他也被称为“杜拾遗”。52岁时,他在成都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人又称杜甫为“杜工部”。虽然这些职位都很低微,在任时间并不长,但后人据此相称,说明杜甫每一个人生的细节都被后人久久铭记,从不曾遗忘。他与李白合称“李杜”。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合称“小李杜”,而他本人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死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诗人,把他在成都住过的草屋保留修缮起来,这就是有名的“杜甫草堂”。如今,在成都,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已经成为历代后人为之敬仰的圣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四季如春;草堂边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浣花溪里鱼水依依,荷叶连连,温暖着一位诗人苍寒的一生。

      走进这个独特宁静的地方,顿觉还有一股书卷之气、芳菲之息弥漫而来。在这气息里,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悠远,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欢愉,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的惊喜;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希冀,更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风骨。

      只要悠远,就会怀念;只要欢愉,定有惊喜;只要有希冀,就不会让人悲伤;只要有风骨,就不会让人忘记。杜甫已经离开我们1000多年,但他,如他的诗一样,永远绽放着不朽的光辉。

      唐代韩愈说:“独有工部称全美,当日诗人无拟论。”

          王安石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

      南宋陆游称赞杜甫:“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鲁迅说:“我总觉得陶潜站得稍稍远一点,李白站得稍稍高一点,这也是时代使然。杜甫似乎不是古人,就好像今天还活在我们堆里似的。”

      是的,他好像一直活在我们身边。他有忧国忧民的志向,有悲天怜民的情怀,更有嫉恶如仇、心系苍生的风骨。也许,正因如此,他才永远不会被后人忘记。


    文中资料来自于网络和书籍《诗意草堂》(王飞著,中国旅游出版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杜甫的诗路历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jbdbqtx.html